忌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如多吃薺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卜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忌恒“補”不變
還有些人會按照自己喜歡吃什么而選擇補品,這樣也是不對的,會造成營養(yǎng)不均衡,造成偏食。
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yǎng)平衡。尤其是老年人。
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tǒng)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jié),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jù)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補不變,一補到底。
忌重“進”輕“出”
隨著日子過得越來越好,現(xiàn)在很多人吃的越來越好,但是隨著而來的毒素卻沒法及時排除,這樣就會出現(xiàn)便秘等癥狀。
故養(yǎng)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yǎng)”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忌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那些高貴的傳統(tǒng)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并無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
另外,凡食療均有一定的對象和適應癥,故應根據(jù)需要來確定藥膳,“缺什么,補什么”,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