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海穴 常按氣海穴有什么作用

  氣海穴在人體的下腹部的肚臍下面,是人體重要的穴位之一。但是對于氣海穴都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大家又有多少了解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氣海穴的相關(guān)知識,一起去瞧瞧吧!

  氣海穴的位置

  人體氣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取穴時,可采用仰臥的姿勢,氣海穴位于人體的下腹部,直線連結(jié)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為此穴。

  經(jīng)屬:任脈。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主治:虛脫、形體贏瘦、臟氣衰憊、乏力等氣虛病證;水谷不化、繞臍疼痛、腹瀉、痢疾、便秘等腸腑病證;小便不利、遺尿;遺精、陽痿、疝氣;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閉經(jīng)、崩漏、帶下、陰挺、惡露不盡、胞衣不下等婦科病證。

  主治疾病

  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脘腹脹滿,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遺尿,遺精,陽痿,疝氣,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崩漏,帶下,陰挺,產(chǎn)后惡露不止,胞衣不下,臟氣虛憊,形體羸瘦,四肢乏力。婦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癥、兒童發(fā)育不良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脘腹脹滿

  名解

  (1)氣海。氣,氣態(tài)物也。海,大也。氣海名意指任脈水氣在此。

  吸熱后氣化脹散。本穴物質(zhì)為石門穴傳來的弱小水氣,至本穴后,水氣吸熱脹散而化為充盛的天部之氣,本穴如同氣之海洋,故名氣海。氣澤名意與氣海同,澤指穴內(nèi)的天部之氣為混濁之狀。

  (2)脖胦。脖,脖子也。胦,中央也。脖胦名意指任脈氣血在此循腹正中線而行。

  (3)丹田。此為道家術(shù)語,道家視臍下腹部為丹田,故名。

  (4)下肓。下,下部也。肓,心下肓膜也,此指穴內(nèi)物質(zhì)為脂類物質(zhì)。下肓名意指任脈氣血中的膏脂之物在此隨水氣的脹散而輸向人體各部。

  (5)下言。下,下部也。言,肺之聲也。下言名意指穴內(nèi)氣血為肺金之性的涼性水氣。

  (6)膊胦。膊,大膀子也,肉之聚也,此指脾土。胦,中央也。膊胦名意指本穴的天部水氣中亦含有一定的脾土塵埃。

  (7)季胦。季,季肋也。胦,中央也。季胦名意指任脈的強勁之氣由此亦會輸向氣血較少季肋部位。

  保健作用

  氣海是針灸保健要穴。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jīng)》載:“氣海者,是男子生氣之海也。”此穴有培補元氣,益腎固精,補益回陽,延年益壽之功。常用的灸法有氣海溫和灸、氣海隔姜灸和氣海附子灸等。

  ⑴氣海溫和灸

  將艾條點燃后,在距氣海穴約3cm處施灸,如局部有溫熱舒適感覺,即固定不動,可隨熱感而隨時調(diào)整距離。每次灸10~15分鐘,以灸至局部稍有紅暈為度,隔日或3日1次,每月10次。

  ⑵氣海隔姜灸

  取0.3~0.5cm厚的鮮姜一片,用針穿刺數(shù)個針孔,覆蓋在氣海穴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點燃施灸。每次3~5壯,以灸至局部溫熱舒適,灸處稍有紅暈為度。隔日或3日1次,每月灸10次。

  ⑶氣海附子灸

  取0.3cm左右厚的附子片,以水浸透后在中間用針刺數(shù)個針孔,放在氣海穴上,于附片上置黃豆大或棗核大艾炷施灸,以局部有溫熱舒適感或稍有紅暈為度。每次3~5壯,隔日或3日1次,每月10次。

  現(xiàn)代也常用溫灸器灸,可用灸盒置艾條或艾絨后放在氣海穴上,每次施灸15~30分鐘,每天1次,10天為一灸程。也可每周施灸1~2次,長期應(yīng)用。

  艾灸氣海的作用

  “穴性不明,扎針不靈”,作為臨床針灸大夫,在明確診斷疾病的前提下,如果對于穴位的特性能夠有深層的理解,常??梢赃_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氣海穴屬于臨床 常用穴,系任脈第六穴,位置在位于前正中線上,臍下一寸半處。筆者對于氣海穴的穴性,簡單的歸納為“溫陽益氣、化濕理氣”八個字。

  溫陽益氣

  前人有“氣海一穴暖全身”之譽稱,是說氣海穴有溫養(yǎng)、強壯全身的作用,導引養(yǎng)生之術(shù)里面常常說到的下丹田就是指氣海穴為中心的一定區(qū)域。

  中醫(yī)認為此處是人 體之中央,是生氣之源,人身真氣由此而生,所以對于陽氣不足,生氣乏源所導致的虛寒性疾患,氣海穴往往具有溫養(yǎng)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之功效。

  驗證于臨床,對于先天稟賦虛弱、后天勞損太過、大病新瘥、產(chǎn)后體虛等證以及因體虛所導致的外邪侵襲等病均可取其作為治療要穴,從而獲得顯著療效。其配伍厥陰俞、內(nèi) 關(guān)對心氣虧虛、心陽不足有效;配神闕、關(guān)元對心悸氣短、動則益甚、畏寒肢冷者有效;在臨床中,對于先天不足、后天失養(yǎng),體質(zhì)虛弱的患者,臨床中常常采用艾 灸氣海的方法加以治療。

  化濕理氣

  《內(nèi)經(jīng)》云:“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濕邪,既可以作為一種病因,也可以是一種病理產(chǎn)物,常常在疾病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痰、 飲作為濕邪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在病理過程中均可阻滯氣機。

  氣海穴作為人體陽氣蒸發(fā)陰液的關(guān)鍵之處,具有化濕理氣的功效,對于濕邪為患、氣機不暢所導致的各種疾病,以氣海穴為主,常常具有較好的療效。

  在臨床中氣海穴可廣泛用于內(nèi)科病、男科及婦科,我在臨床中常常用氣海穴為主治療婦科疾病,如慢性盆腔炎屬于寒濕 阻滯的,配合水分、水道、地機等穴,常常能收到化濕理氣,通絡(luò)止痛的療效;對于男性的慢性精索靜脈曲張屬于寒濕阻滯、氣機不暢的,我們常用氣海穴拔罐,然 后艾灸,能收到較好的療效。

  應(yīng)用體會

  對于陽氣不足或者寒濕體質(zhì)的患者,氣海穴拔罐之后,局部皮膚的溫度會根據(jù)患者的陽虛程度,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低溫,陽虛越甚者,局部皮膚的溫度越低。

  這個方法既可以作為一種治療手段,也可以作為對患者體質(zhì)判斷的一個方法。對于因體虛所導致的外邪侵襲,例如體虛感冒、嬰幼兒感冒等,氣海穴拔罐之后常常會出現(xiàn)患者體溫升高的現(xiàn)象。

  總結(jié):通過上述的文章對氣海穴的位置和氣海穴的作用等有關(guān)知識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相信大家現(xiàn)在對氣海穴的了解應(yīng)該非常豐富了。如果大家覺得小編介紹的知識對你們有所幫助的話,不妨把它們分享給你身邊同樣需要這些知識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