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jié) 粉刺

  經常飲酒的人臉上多會出現(xiàn)粉刺,這是一種常見的皮膚性疾病,相當于西醫(yī)學的痤瘡。由于青春期男女陽熱偏盛,所以患者人群多是青春期男女朋友們。那么應該怎么治療和預防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粉刺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因典型皮損能擠出白色半透明狀粉汁,故稱之粉刺?!夺t(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肺風粉刺)云: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fā)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刺,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內服清肺飲,外敷顛倒散?!北静∫云つw散在性粉刺、丘疹、膿皰、結節(jié)及囊腫,伴皮脂溢出為臨床特征。好發(fā)于顏面、胸、背部。多見于青春期男女。

  一、病因病機

  素體陽熱偏盛,加之青春期生機旺盛,營血日漸偏熱,血熱外壅,氣血郁滯,蘊阻肌膚,而發(fā)本病;或因過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積熱,循經上熏,血隨熱行,上壅于胸面。若病情日久不愈,氣血郁滯,經脈失暢;或肺胃積熱,久蘊不解,化濕生痰,痰瘀互結,致使粟疹日漸擴大,或局部出現(xiàn)結節(jié)。累累相連。

  總之,素體血熱偏盛是發(fā)病的內因;飲食不節(jié)、外邪侵襲是致病的條件。若濕熱夾痰,則會使病程纏綿,病情加重。

  二、診斷

  好發(fā)于顏面,亦可見于胸背上部及肩胛部等處,典型皮損為毛囊性丘疹,多數(shù)呈黑頭粉刺,周圍色紅,用手擠壓,有小米或米粒樣白色脂栓排出,少數(shù)呈灰白色的小丘疹,以后色紅,噸部發(fā)生小膿皰,破潰后痊愈,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或有輕度凹陷的疤痕。有時形成結節(jié)、膿腫、囊腫等多種形態(tài)損害,愈后留下明顯疤痕,皮膚粗糙不平,伴有油性皮脂溢出。

  一般無自覺癥狀或稍有瘙癢,若炎癥明顯時,可引起疼痛或觸痛。病程纏綿,往往此起彼伏,有的可遷延數(shù)年或十余年,一般到30歲左右可逐漸痊愈。

  三、鑒別診斷

  1.酒渣鼻好發(fā)于中年人,損害為面部中央及鼻尖彌漫性紅斑、丘疹、膿皰及毛細血管擴張,晚期形成鼻贅。

  2.職業(yè)性痤瘡常見于與礦物油接觸者,可產生痤瘡樣皮損,損害較密集,可伴毛囊角化,除面部外,常侵犯手背、前臂、肘及膝等接觸部位。

  四、辨證論治

  內治法

  (一)肺經風熱丘疹色紅,或有癢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

  辨證分析:肺經風熱,壅阻于肌膚,故丘疹色紅,或有癢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為肺經風熱之象。

  治法:清肺散風。

  方藥:枇杷清肺飲加減。

  (二)濕熱蘊結皮損紅腫疼痛,或有膿皰;伴口臭,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辨證分析:飲食不節(jié),過食辛辣肥甘,濕熱蘊結,薰蒸肌膚,故皮損紅腫疼痛,或有膿皰;濕熱蘊結腸胃,故口臭,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濕熱蘊結之象。

  治法:清熱化濕。

  方藥:枇杷清肺飲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三)痰濕凝結皮損結成囊腫;或伴有納呆,便溏;舌淡胖,苔薄,脈滑。

  辨證分析:脾失健運,化濕生痰,痰濕凝結于肌膚,故見皮損結成囊腫;中焦不運則納呆,便溏;舌淡胖、苔薄、脈滑為痰濕凝結之象。

  治法:化痰健脾滲濕。

  方藥:海藻玉壺湯合參苓白術散加減。

  外治法

  (一)顛倒散、鵝黃散等,茶水調搽。

  (二)三黃洗劑、顛倒散洗劑、痤瘡洗劑等外搽。

  五、預防與調攝

  1.經常用溫水、硫黃肥皂洗臉,以減少油脂附著面部堵塞毛孔。

  2.禁止用手擠壓皮損,以免引起感染。

  3.少食油膩、辛辣及糖類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粉刺相當于西醫(yī)的痤瘡。其特點是皮膚上散在性粉刺、丘疹、膿皰、結節(jié)及囊腫,伴皮脂溢出。好發(fā)于顏面、胸背,多見于青春期男女。應與酒渣鼻、職業(yè)性痤瘡相鑒別。肺經風熱證,治宜清肺散風,方用枇杷清肺飲加減;濕熱蘊結證,治宜清熱化濕,方用枇杷清肺飲合黃連解毒湯加減;痰濕凝結證,治宜化痰健脾滲濕,方用海藻玉壺湯合參苓白術散加減。外治選用顛倒散、鵝黃散、三黃洗劑、顛倒散洗劑、痤瘡洗劑等外搽。

  結語:通過上文的了解,我們知道粉刺相關的疾病常識。小編建議大家經常用溫水或者硫磺皂洗臉,這樣可以避免油脂堵塞毛孔。飲食上面也要注意,盡量少食用辛辣油膩的。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避免滋生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