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就是春天開始了嗎
春天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古今說法不一。
一種說法是從“立春”開始,理由是“立春”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立春一般在陽歷的二月四日至五日,也正好處在春節(jié)前后的十天之內。但單以"立春"為春天的開始,并不符合天氣的實際情況。
二是傳統(tǒng)的說法。我國農歷的春天,是指正月、二月、三月。并把正月叫做“初春”“孟春”,二月叫做“仲春”,三月叫做“陽春”。這種說法比較合乎實際。
第三種說法是現(xiàn)代氣象學的規(guī)定:是連續(xù)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0℃以上的始日劃分為春季開始。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由熱帶到寒帶,還是以平均氣溫為標準來確定進入春天的遲早較為科學。
正月初一和立春哪個才是一年之首
認為立春是年首的說詞
立春是24節(jié)氣之首,所以古代民間都是在“立春”這一天過節(jié),相當于現(xiàn)代的"春節(jié)",陽歷正月初一稱為"元旦"。1913年(民國二年)7月,袁世凱擬定陰歷元旦為“春節(jié)”,次年(1914年)起開始實行。自此,夏歷歲首稱春節(jié),一直相沿至今。故屬相應當從立春開始計算。,確定屬相也是以立春為準,而不是以正月初一為界。
認為正月初一是年首的說詞
不過春節(jié)(立春)只能是春節(jié)(立春),只能說春天來了,不能代表新年的第一天,元旦(大年初一)才是新年的第一天。中國古代‘元旦’歷來指的是農(夏、陰)歷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shù)之始稱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歷,把農歷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jié)”,把公歷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過當時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到孫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時,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tǒng)計”,定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jié),改公歷1月1日稱為歲首“新年”,但仍稱“元旦”。在民國以后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歷初一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么歡慶活動。
結語:今年的2月4號正是進入立春,在春節(jié)前,立春后氣候變暖了,人也變得精神多了,但是我們也需要注意保暖,不要那么快的脫掉棉衣,因為這個時候還是非常冷的,以防感冒。對于立春后如果養(yǎng)生,相信大家看完本文也清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