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紅薯紅棗泥
食材:紅薯40g、去核紅棗2顆。
做法:紅薯蒸熟,紅棗煮軟后去皮去核,將兩者搗成泥狀混合均勻。
甜味替代:紅棗天然果糖滿足味覺需求,避免過早添加蔗糖。
八、雞肉香菇泥
食材:雞胸肉20g、鮮香菇1朵、洋蔥10g。
做法:鮮香菇焯水去草酸,與雞胸肉、洋蔥一同煮熟,加少量湯汁用料理機打成細膩泥。
營養(yǎng):雞肉優(yōu)質(zhì)蛋白搭配香菇B族維生素,洋蔥提鮮減少鹽攝入。
九、豌豆玉米糊
食材:甜玉米粒20g、嫩豌豆15g、大米10g。
做法:大米熬成粥,甜玉米粒與嫩豌豆蒸熟后研磨成泥,加入粥中混合再煮2分鐘。
益處:豌豆維生素K促凝血,玉米葉黃素護眼,預防便秘。
十、豬肝菠菜粥
食材:豬肝15g、菠菜2片、小米15g。
做法:豬肝浸泡2小時去血水,菠菜焯水切碎;小米煮至軟爛后加入豬肝泥與菠菜續(xù)煮5分鐘。
補鐵王炸:豬肝含鐵22.6mg/100g,搭配維C提升吸收率。
十一、藍莓山藥泥
食材:藍莓10g、鐵棍山藥40g。
做法:鐵棍山藥蒸熟壓泥,藍莓過篩取果泥,兩者混合攪拌均勻。
功效:藍莓花青素抗氧化,山藥健脾,保護腸道黏膜。
十二、豆腐蛋黃羹
食材:嫩豆腐30g、蛋黃1/4個、青菜葉5g。
做法:嫩豆腐碾碎,蛋黃打散,青菜葉焯水切末,加50ml溫水攪勻后蒸8分鐘。
價值: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互補,質(zhì)地嫩滑易吞咽。
科學喂養(yǎng)核心要點
添加順序:根莖類→綠葉菜→水果→肉類,每3天引入新食材。
過敏預防:蛋清、魚蝦推遲至8月齡,首添量≤5g。
自主進食:提供蒸軟胡蘿卜條等手抓食物,培養(yǎng)進食興趣。
喂養(yǎng)頻次:每日2-3次,單次30-50g,安排在哺乳前。
當寶寶用沾滿輔食的小手探索世界,每一口吞咽都是成長的基石。建議制作《輔食輪替表》避免單一飲食,若遇拒食、便秘等問題,可參考對應(yīng)食譜調(diào)整(如腹瀉時用蒸蘋果泥止瀉)。持續(xù)觀察寶寶進食反應(yīng),必要時咨詢營養(yǎng)師優(yōu)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