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忌粗糙食物
手術后3~4天,肛門排氣后,提示腸道功能開始恢復,此時可給以少量流質(zhì),5~6天后可改為少渣半流質(zhì)飲食。忌食雞肉、火腿、鴿肉以及各種蔬菜的湯類。此物即使煮的很爛,也不能操之過急。
4、禁油膩食品
即使到了第10天,機體能承受軟飯時,油膩食品也不能早食,如母雞湯、肉湯、羊肉、肥肉、排骨湯、甲魚等。
5.忌食發(fā)物
即使術后拆線,也應禁食狗肉、羊肉、雀肉、雀蛋,筍干、大蔥、南瓜、牛肉、香菜、熏魚、熏肉、辣椒、韭菜、蒜苗、淡菜等。
溫馨提示
海鮮類例如白帶魚、黃魚、銀魚、及甲殼類如牡蠣、蟹等,能增強免疫功能,修復破壞的組織細胞、不受病毒侵犯。但選擇、烹調(diào)要得當否則會食物中毒,蒸煮應在100度加熱半小時以上。若對海鮮過敏則忌食,可多食香菇、銀耳、海帶、紫菜等。西瓜有清熱解毒、除煩止渴、利尿降壓之用,富含大量糖、維生素及蛋白酶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質(zhì)轉(zhuǎn)化為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鉀豐富的食物海帶、米糠及麥麩、杏仁果、澄、葡萄干、香蕉、李子、瓜子。
糾正脫水
脫水與電解質(zhì)的丟失與病情與病類有關。應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與血化驗結(jié)果予以估計。一般成人癥狀較輕的約需補液1500ml,有明顯嘔吐的則需補3000ml,而伴周圍循環(huán)虛脫和低血壓時則需補液4000ml以上。若病情一時不能緩解則尚需補給從胃腸減壓及尿中排泄的量以及正常的每日需要量。當尿量排泄正常時,尚需補給鉀鹽。低位腸梗阻多因堿性腸液丟失易有酸中毒,而高位腸梗阻則因胃液和鉀的丟失易發(fā)生堿中毒,皆應予相應的糾正。在絞窄性腸梗阻和機械性腸梗阻的晚期,可有血漿和全血的丟失,產(chǎn)生血液濃縮或血容量的不足,故尚應補給全血或血漿、白蛋白等方能有效地糾正循環(huán)障礙。
在制定或修改此項計劃時,必須根據(jù)患者的嘔吐情況,脫水體征,每小時尿量和尿比重,血鈉、鉀、氯離子、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血肌酐以及血細胞壓積、中心靜脈壓的測定結(jié)果,加以調(diào)整。由于酸中毒、血濃縮、鉀離子從細胞內(nèi)逸出,血鉀測定有時不能真實地反映細胞缺鉀情況。而應進行心電圖檢查作為補充。補充體液和電解質(zhì)、糾正酸堿平衡失調(diào)的目的在于維持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保持機體的抗病能力,使患者在腸梗阻解除之前能度過難關,能在有利的條件下經(jīng)受外科手術治療。
胃所減壓
通過胃腸插管減壓可引出吞入的氣體和滯留的液體,解除腸膨脹,避免吸入性肺炎,減輕嘔吐,改善由于腹脹引起的循環(huán)和呼吸窘迫癥狀,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梗阻以上腸管的瘀血、水腫和血液循環(huán)。少數(shù)輕型單純性腸梗阻經(jīng)有效的減壓后腸腔可恢復通暢。胃腸減壓可減少手術操作困難,增加手術的安全性。
感染和毒血癥
腸梗阻時間過長或發(fā)生絞窄時,腸壁和腹膜常有多種細菌感染如大腸桿菌、梭形芽胞桿菌、鏈球菌等,積極地采用以抗革蘭氏陰性桿菌為重點的廣譜抗生素靜脈滴注治療十分重要,動物實驗和臨床實踐都證實應用抗生素可以顯著降低腸梗阻的死亡率。
解除梗阻、恢復腸道功能
對一般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尤其是早期不完全性腸梗阻,如由蛔蟲、糞塊堵塞或炎癥粘連所致的腸梗阻等可作非手術治療。早期腸套疊、腸扭轉(zhuǎn)引起的腸梗阻亦可在嚴密的觀察下先行非手術治療。動力性腸梗阻除非伴有外科情況,不需手術治療。
其他非手術治療
1、可用石蠟油生豆油或菜油~ml分次口服或由胃腸減壓管注入適用于病情較重體質(zhì)較弱者。
2、麻痹性腸梗阻如無外科情況可用新斯的明注射腹部芒硝熱敷等治療。
3、針刺足里中脘天樞內(nèi)關合谷內(nèi)庭等穴位可作為輔助治療。
結(jié)語:以上就為大家介紹腸梗阻的飲食全部內(nèi)容,相信大家在看完全文之后,已經(jīng)了解了腸梗阻吃什么是食物對身體好了吧,小編介紹這些食物對輔助治療腸梗阻有很大的幫助,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