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韭菜
由中醫(yī)的角度出發(fā),韭菜入肝經(jīng)、胃經(jīng)和腎經(jīng),吃熟韭菜能起到補肝腎、暖腰膝、興陽道的作用,生韭菜辛而行血,熟則甘而補中,能益肝散淤,也就是韭菜有補氣壯陽的作用。所以,韭菜又叫“起陽草”。韭菜四季都有,但在冬春季節(jié)食用更好,冬春氣溫較低,而韭菜性溫,能補益腎氣,旺盛精力。
韭菜是比較普遍常見的食材了,但是對于補氣它卻有著不普通的效果。可以在家做些韭菜餃子食用,不僅味美還有助于補氣。
3、大棗
紅棗,味甘性溫,主要功能為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臨床主要用于脾胃氣虛、血虛萎黃、血虛失眠多夢等癥的治療,歷代醫(yī)家常用之于氣虛病人。如常喝紅棗水對于經(jīng)血過多而引起貧血的女性可起到改善面色蒼白和手腳冰冷的補益功效?!秳e錄》說它補中益氣,強力。唐代食醫(yī)孟詵亦云:大棗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所以,氣虛者宜用大棗煨爛服食為佳。
4、花生
性平,味甘?!兜崮媳静輬D說》稱花生補中益氣,不僅如此,花生還有補脾和補肺的作用,這對氣虛而兼有肺虛或脾虛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為妥。
5、雞肉
性溫,味甘,有溫中、益氣、補精、養(yǎng)血的功效。無論氣虛、血虛、腎虛,皆宜食之。民間對氣虛之人,有用黃芪煨老母雞的習慣,更能增加補氣作用。
6、山藥
為補氣食物,凡氣虛體質(zhì)或久病氣虛者,宜常食之,為有益。山藥可以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故凡肺氣虛或腎氣虛或脾氣虛的方藥中,都常用到它。
7、土豆
土豆補益胃氣的功能突出,此外還具有益氣解毒、潤腸通便、減肥降脂、活血消腫、益氣強身、美容和抗衰老等功效。土豆含有豐富的鉀、鈣、鐵、鎂等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土豆食品風靡世界,這和它自身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不無關(guān)系。
8、番茄
番茄是十大補氣養(yǎng)血的食物之一。據(jù)營養(yǎng)學家研究顯示: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鮮番茄,就能滿足人體對幾種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的需要。番茄含有的“番茄素”,具有抑制細菌的作用;含的蘋果酸、檸檬酸和糖類,能助消化。
9、紅米
紅米富含淀粉與植物蛋白質(zhì),能維持身體正常體溫和補充消耗的體力。在其內(nèi)含豐富的磷,維生素A、維生素B,不僅能改善營養(yǎng)不良、夜盲癥和腳氣病等毛病,還能有效舒緩疲勞、精神不振和失眠等癥狀。
結(jié)語:若總是吃飯出汗,除了食物的影響之外,還要考慮是否是由于氣虛的原因。若是出現(xiàn)氣虛的情況,要及時的尋醫(yī)問藥,不可自己瞎琢磨偏方,日常還應(yīng)吃些:山藥、紅棗或者是紅米等,有利于補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