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足開立,凡后腿稍向前移,不向前邁出的,都是先提大腿,蓄勁于膝,帶起提腳跟,先落足尖或足掌,然后足跟落地,全面落實。如“左摟膝拗步”接“手揮琵琶”,“單鞭”接“高探馬”等足部動作,都是后腿向前移動而不邁過前腿,這種步法,稱作“跟步”或“墊步”。后足雖向前進而不邁過前足的,都是先落足尖或足掌,由于前后足尖距離不大,前后足跟可在一條直線上對齊。
凡前進或后退時步伐較大,如“摟膝拗步”前進的弓箭步,或如“倒輦猴”后退的丁八步(弓箭步的反式),后者足不應(yīng)站在一條直線上,要站的偏開些,較易在動勢和停勢時站得穩(wěn)當(dāng)。
凡需加大運動量者,上下肢都需貫勁,“源動腰脊,勁貫四梢”。下肢貫勁之法,骶骨要有力下沉,帶脈極為充實,臀部與足跟成垂直線,屈膝開胯圓襠,臀部之力要貫到足跟,由于軀干和上肢的重量下壓,膝關(guān)節(jié)更堅固有力。雙足之勁,似乎纏入地下,有盤根錯節(jié)之意;前足沉實踏地,小趾著力,中心落在兩足中間。兩足的虛實變換全在隨勢由腰襠的變換來移動兩足的虛實比例。
歲久積功成,下盤就能在任何變動過程中保持平衡,穩(wěn)固如大樹之不可動搖。在推手時就能勁起腳跟,力由脊發(fā),達于手指,發(fā)力較大、較集中、較快。
太極拳整體動作之身法
太極拳的身法,主要為“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處處不使身體各部位散漫失中,要表現(xiàn)出中正、大方、嚴(yán)正、舒展、和順的形象。前進、后退、左旋、右轉(zhuǎn)時,四肢動作不論如何轉(zhuǎn)換,自頭頂、軀干至?xí)帲冀K須形成一條直線(“上下一條線”)。拳論說:“百會(頭頂)、中極(臍下小腹處),一氣貫通。”凡是身向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失去重心垂直線平衡的,都是不符合要求的,都是身法上的缺點。兩肩與兩胯,兩乳與兩肚角的上下對齊,齊進齊退,不先不后,是做到身法上“上下相隨”,“上下一條線”的關(guān)鍵。
太極拳身法的“中正”,和靜坐時的身法端正是一致的。保持軀干正直,對老年人特別重要,上身前俯,頭向前傾,彎腰屈背,失去虛靈頂勁,這是衰老的象征。許多書畫家,不論在工作或平時,都是“正襟危坐”,軀干筆挺的。
但是練拳不能不有伸縮,身法有時也有歪斜,有時彎腰幅度極大,只要仍然保持“百會、中極,一氣貫通”的原則,這就是所謂“中正之偏”。
太極拳身法的輕靈、空松、圓活,全憑腰、胯、胸部的運轉(zhuǎn),使在任何角度上能保持全身的平衡,忌頭、身前傾,彎腰屈背。身法的中正,“尾閭中正”起著關(guān)鍵性的作用。重視了身法端正,但如果沒有“含胸拔背”的配合,上身的胸部就會直僵僵地得不到運動;練拳時如果刻刻留心“意注丹田”,腰部松沉直豎,骶骨有力、帶脈(腰部周圍一圈)自然充實,下部自然有穩(wěn)重的感覺;胸、背部分的肌肉和骨節(jié)用意識控制盡量松舒下沉,自然就會有“含胸拔背”的姿勢,“松肩沉肘”可以幫助“含胸拔背”姿勢的形成。“含胸拔背”不同于弓背凹胸的病態(tài)姿勢。“含胸拔背”時內(nèi)部橫隔向下舒張,自然地形成橫隔式的深呼吸,可以幫助氣沉腹部,使上體輕靈,下體穩(wěn)重,它不同于挺胸的上重下輕。胸隔的一張一縮,一升一降,使隔肌有力,腹腔和肝臟也受到有規(guī)律的時緊時松的腹壓運動,有利于輸送血液和促進肝臟機能的活動。相對的使胸腔和肺部也獲得舒張的鍛煉,加強了肺活量。這樣一開一合,一呼一吸,可使胸背部的肌肉、骨節(jié)和韌帶得到鍛煉。“勁貫脊中”, “力由脊發(fā)”,“牽動往來氣貼背”,即指含胸拔背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