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喝湯等于喝毒藥
湯里尤其是餐館的湯里很容易含有過量的鹽,不但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還容易引起肥胖。為了避免喝湯時攝入過量的鹽分,建議親手做一些無鹽或少鹽的湯。而在外就餐時,不能掌握湯的咸度,好告知服務員,“只放一半的鹽”。
長時間燉煮“靚湯”嘌呤含量超高!
湯中溶解食材中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維生素的同時,也會溶出脂肪、膽固醇和嘌呤等。專家表示,許多人認為魚、肉、內臟等食材中嘌呤含量高,因而不吃肉,只喝湯。可他們卻不知道,嘌呤其實都溶在了湯中。特別是長時間熬制的“老火靚湯”,嘌呤含量更高。如果長期大量喝這樣的湯,容易導致高尿酸,甚至痛風。
長時間燉煮的湯,嘌呤、脂肪含量非常高,“三高”病人盡量少喝。燉湯中如加入綠色蔬菜,煮得太久還會使蔬菜中營養(yǎng)素流失,而湯中鉀和草酸鹽含量都會增高,慢性腎病患者喝了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肉湯千萬不要晚餐時喝!
有人說光喝湯不吃飯能減肥,所以很多人選擇在下班以后的晚餐,用一鍋熱氣騰騰的美味鮮湯犒勞自己,但專家建議晚餐應適當吃得清淡些,有些湯不宜晚上喝。專家提醒,肉類煲湯較油、熱量高,不適合晚上食用,選在上午或中午吃比較好。
那么,什么樣的湯才是健康的呢?
專家提醒,一是要淡,少放鹽。二是熬煮時間不能太長。三是熬肉湯前,將肉類用沸水焯一下,可有效減少嘌呤含量。
煲些什么湯好呢?
一鍋好養(yǎng)生湯不僅營養(yǎng)豐富,有利于人體消化吸收。喝補湯,清淡油少才是佳選擇。
湯的主料盡量選擇一些低棒點的食材,例如,與豬肉相比,牛肉、雞肉以及魚肉的棒點會更低、脂肪含量更低;盡量選擇瘦肉,禽肉在處理的時候也盡量將肉眼可以看見的脂肪都去掉,這樣也可以降低湯的棒點。
結語:喝湯,現(xiàn)在已經成為中國人食療保健的基本措施,每頓飯上都能見到湯的存在,人們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季節(jié)根據(jù)自己的體質來做出各種美味的湯品,喝湯雖然有助于身體健康,但是也不能胡亂喝,講究對的方式方法,喝湯才能養(yǎng)生,否則對健康是很不利的,跟喝垃圾基本上沒有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