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研究

  有關藥學的研究方面,在醫(yī)學界從未停止過步伐,因為藥學研究直接影響人體疾病的康復。在藥學研究方面主要是針對藥理學以及臨床醫(yī)學兩個方向,那么對于這兩方面的研究歷程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些相關的知識,大家來看下文的介紹。

  藥學研究

  一、心血管系統(tǒng)藥物研究

  1949年以前,我國一直從國外進口強心藥和降壓藥。1949年以后的前十年,我國對心血管藥物的研究,主要是尋找國產(chǎn)蘿芙木資源和品種的引進。對蘿芙木化學、藥理、臨床和生產(chǎn)也進行了綜合研究。生產(chǎn)出總生物研制劑--降壓靈。還研究了催吐蘿芙木根中提取分離利血平的工業(yè)生產(chǎn)方法。

  到七十年代末期,藥物的品種已達到一百多種。我國對新藥的開發(fā)則以中草藥的有效成分研究居多。合成藥物早期側重于降壓藥。

  1984年以來,對心血管藥物的研究內(nèi)容涉及到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的評價、作用機理、臨床藥代動力學和血藥濃度監(jiān)測等方面。研究對象仍以中草藥有效成分為主,并取得了可喜進展。如對小檗堿、甲基蓮心堿、葛根素、胺碘硐、心律平、蝙蝠葛堿、β-甲基地高辛、硝普鈉、哌唑嗪、巰甲基丙脯胺、多巴酚丁胺、非諾貝特、甲硝噠唑等。并合成了消旋丹參素。研究深度涉到抗血小板凝聚作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保護心肌梗塞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改善前列環(huán)素與血栓素,A2(TXA2)的平衡關系??寡跄坑苫年P系等。許多中草藥成分鈣拮抗劑作用的研究,都有所進展。

  1987至1988年,我國對心血管藥物的研究成績顯著,發(fā)表論文就達160篇之多,主要以中草藥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為主。大多都進行了機理方面的研究。如抗心律失常藥的木防己矸、dl-四氫巴馬汀等;抗心肌缺血藥的穿心蓮根蘭貢酮、654-2,降血壓藥的左旋千金藤立定、維替新拉亭;人工合成的強心藥5-取代4-甲基-1,3-二氫-2H-咪唑-二酮類化合物。并于1988年12月召開了全國心血管藥物研討會。1989年又召開了全國心血管藥物研究與新藥開發(fā)新思路研討會。在這兩年中,還合成了抗心律失常藥異喹啉類衍生物,以及以中草藥有效成分為先導化合物的結構改造。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為尋找新的鈣拮抗劑,對取代四氫異喹啉衍生物和兒茶氨基酮類似物進行了設計與合成,如對2-氨基異黃酮類化合物的基團引進,證明有延長耐缺氧時間與預防心律失常的作用。從植物中又分得一些有活性成分,如知母皂甙、黃酮醇山奈素-3-葡萄糖-葡萄糖甙等。藥理方面的研究報道也較多,且以中草藥有效成分及其結構改造物為主要對象,并不斷取得新進展。

  二、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物研究

  延胡索為一種常用止痛藥,1928年開始從中獲得十多種生物堿。至1955年,延胡索的鎮(zhèn)痛作用才從動物實驗結果得到證實。此后,在六、七十年代中,對延胡索植物、化學、藥理、臨床等進行了大量系統(tǒng)的研究工作。

  八十年代初期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物的研究,從毛葉輪環(huán)藤等植物中分離合成了有較強松肌作用的藥物。從川楝皮中分得的川楝素,A和B型肉毒毒素中毒的動物均有治療作用,并在尋找抗肉毒毒素藥物上有了突破。從紫金龍中分得的普羅托平具有止痛活性。從野花椒根中分到的茵芋堿對多種動物有鎮(zhèn)痛作用,且無成癮性。從祖師麻中分得的止痛成分甲素用于臨床。此外還合成了一系列的止痛化合物。又如芬太尼的結構改造、埃托啡和納絡酮的合成等。在研究抗驚厥藥物中還發(fā)現(xiàn),3,4次甲二氧桂皮酰哌啶(抗癇靈)、胡椒基酰另丁胺等具有廣譜抗驚厥作用。從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中分得的新生物堿樟柳堿與山莨菪堿也合成成功。還研究了以東莨菪堿為主的復合全麻劑術后自然蘇醒時間太長的對抗劑──催醒安。隨后又對桂皮酰胺及其類似物的抗驚厥作用和構效關系進行了研究。以及埃托啡、納絡酮、dl-芹菜甲素等進行了人工合成。在鎮(zhèn)痛藥方面,合成了7x-二胺基-6,14-乙烯撐四氫奧利文。對芬太尼的研究較多,并合成了一些類似物。還對氮雜二環(huán)類衍生物進行了鎮(zhèn)痛研究。合成了鎮(zhèn)痛藥有取代哌啶基苯駢咪唑啉酮衍生物,3、5-橋丙基哌啶類衍生物,以及長效鎮(zhèn)痛藥14-羥基可待因酮和14-羥基嗎啡酮腙類衍生物等。安定、催眼藥的研究,苯二氮雜類衍生物氟安定己合成,甲基三唑安定。左旋四氫巴馬汀、環(huán)磷酰胺、舒必利、吩噻嗪類等藥物都進行了研究。

  1989年以后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物的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又有了很大發(fā)展。如異喹啉化合物對單胺受體的影響的研究拓寬了研究思路。

  三、抗腫瘤藥物研究

  我國抗腫瘤藥物的研究始于1956年,當時對苯丙氨酸氮芥(溶肉瘤素)的衍生物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合成了許多類型的新衍生物。

  1958年,嘌呤抗代謝物巰嘌呤(6-MP)研制成功,主要用于絨癌和急性白血病。此后,又創(chuàng)制了巰嘌呤的水溶性衍生物溶癌呤。該藥毒性較小,顯效快,可注射給藥。

  六十年代,在合成藥物研制上進展較快,發(fā)現(xiàn)了多個有效的烷化劑藥物。1960年完成了環(huán)磷酰胺的研制,在此基礎上,又設計研制成功了毒性較低的甘磷酰芥。該藥對惡性淋巴瘤、小細胞肺癌、乳腺癌療效明顯。氟尿嘧啶(5Fu)是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劑,對多種癌癥均有較好的療效,犬對消化道癌療效確切。

  從七十年代起至八十年代,國內(nèi)在天然藥物及其它類型抗癌藥物的開發(fā)上較為突出。由于抗腫瘤天然產(chǎn)物多具有新型的化學結構,以此為先導物,用合成的方法改造其結構,從而使療效增強、毒性降低,獲得新的抗癌藥物。分離、改造或合成了一系列的抗腫瘤化學成分,形成了我國抗腫瘤藥物研究的自身特點和優(yōu)勢。先后分離得到或合成抗腫瘤活性成分有:長春堿、長春新堿、秋水仙堿、三尖杉酯堿、高三尖杉酯堿、海南粗榧新堿、喜樹堿及羥基喜樹堿、11-羥基喜樹堿、農(nóng)吉利堿、石蒜堿、斑螯素、美登素、靛玉紅、冬凌草甲素、葫蘆素BE等。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國內(nèi)對誘導分化劑維甲酸類化合物和血卟啉衍生物的研究也頗令人注目。維甲酸治療白血病已成為公認的一種新途徑,對實體瘤的作用也逐漸引起注意。血卟啉衍生物國內(nèi)已研制出數(shù)種,其中以光卟啉研究比較系統(tǒng)、深入。

  四、甾體藥物研究

  我國甾體類藥物的研究開始于五十年代初期。至五十年代末期,開始生產(chǎn)了黃體酮、丙酸睪丸素、甲基睪丸素等,為激素類藥物的生產(chǎn)打下了基礎。

  六十年代以后,我國的甾體工業(yè)已發(fā)展到相當規(guī)模,這一時期的研究重點是工藝上進一步改進,合成上增加品種,工業(yè)上提高產(chǎn)量。在相繼解決了1-去氫、62-甲基、6-去氫-6-甲基、62-氟、162-甲基、92-氟、A環(huán)芳構化等各部位取代基的引入方法及結構改變的方法之后,使得去氫氫化可的松、醋酸強的松、氟氫可的松、地塞米松等高效抗炎甾體激素,苯丙酸諾龍、康力龍、康復龍等蛋白同化激素和醋酸甲地孕酮、炔諾酮、氯地孕酮等口服避孕藥先后合成并投產(chǎn),基本滿足當時的國內(nèi)臨床需要。

  七十年代初期,研究成功了18-甲基炔諾酮和雙炔失碳酯的全合成路線,并采用微生物立體有擇還原,制得了18-甲基炔諾酮的光學活性產(chǎn)物消旋18-甲基炔諾酮。此后又在雙炔失碳酯的合成路線上有所創(chuàng)新,使合成由原來的10步路線改為6步路線并使收率由5%~8%增加到35%。此外,還先后合成了18-甲基三烯炔諾酮和乙炔雌二醇等。這些甾體化合物為女性避孕藥的大量生產(chǎn)提供了保證。這一時期研制成功其它甾類藥物還有利尿藥安體舒通和降血脂藥呋咱氫龍(去脂舒)等。

  1983年10月,中國藥學會藥物化學學會召開了第一屆全國甾體藥物學術討論會,充分反映了我國在合成甾體新藥的研究、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改進甾體藥物生產(chǎn)工藝的研究以及對國內(nèi)甾體植物資源化學成分的研究等項工作中所取得的顯著成績,同時也表明我國已形成了一支從事甾體藥物研究與生產(chǎn)的科技隊伍。

  五、抗生素研究

  1949年以后,國家對抗生素的研究和生產(chǎn)十分重視,1951年試制出第一批結晶青霉素,1953年5月1日正式投產(chǎn)。1955年又增加了氯霉素和合霉素等品種的生產(chǎn)。

  1952年由中國科學院召集的抗生素座談會在上海召開,這是我國抗生素科研和生產(chǎn)的動員會,由此開始了我國有組織、有領導的抗生素研究工作。1955年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第一屆抗生素學術會議,宣讀了有關抗生素的生物學、化學、工藝和臨床方面的論文,報告了從我國土壤中分離到的抗腫瘤抗生素放線菌素。1956年在上海召開了新抗生素工作座談會,會后在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建立了抗生素系,1958年擴大為抗生素研究所。此后又相繼建立了上海醫(yī)藥工業(yè)研究院抗生素研究室,四川抗生素工業(yè)研究所和其它一些專業(yè)科研機構,一些大型企業(yè)也設有力量較強的中心試驗室或廠辦研究所。到六十年代初期,已有鏈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環(huán)素、紅霉素、新霉素、雙氫鏈霉素、制霉菌素、灰黃霉素、環(huán)絲氨酸和放線菌素K等投產(chǎn)。

  1961年和1964年,相繼召開了第二、第三屆全國抗生素學術會議。從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又陸續(xù)研究并生產(chǎn)了一批臨床應用價值較大的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博來霉素、創(chuàng)新霉素、平陽霉素、爭光霉素、光輝霉素、更生霉素、自力霉素、正定霉素、兩性霉素B、麥迪霉素等。

  六、抗寄生蟲病藥物研究

  1952年,黨和政府成立了華東血吸蟲病防治研究委員會,1955年組成了全國血吸蟲病防治研究委員會。我國的化學制藥工業(yè)結合寄生蟲病的迫切需要,優(yōu)先研制和生產(chǎn)了各種有效藥物,為大規(guī)模地防治工作提了保障。在藥物方面,以研制口服治療日本血吸蟲病新藥為主,同時也尋找中草藥中抗血吸蟲病有效成分和合成口服與肌注的銻劑。在首選保證酒石酸銻鉀大量供應的同時,又先后研制了二巰基丁二酸銻鈉(銻58)和沒食子酸銻鈉(銻273)。首次發(fā)現(xiàn)了非銻化合物呋喃丙胺口服對日本血吸蟲病有高效并生產(chǎn)成功。此外還生產(chǎn)了六氯對二甲苯(血防846)、滅螺藥五氯酚及氯硝抑胺等。

  在這一時期,對抗血吸蟲病藥物的研究仍在繼續(xù)。1964年合成了硝咪唑,隨后又進行了結構改造。1972年合成了呋喃烯唑,其療效與呋喃丙胺相仿,但胃腸道反應大為減少。1975年合成了硝硫氰胺,1977年合成了吡喹酮,并在取得動物藥理、毒理、病理及治療研究大量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進行了近千例的日本血吸蟲病治療,表明該藥有近期療效好,劑量小,療程短,副作用輕等優(yōu)點。

  1983年完成了青蒿素的全合成,然后又全成了其邊鏈上帶有鹵素或氮或硫取代的雙氫青蒿素酯和醚類化合物,如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并制成油劑、粉針劑工搽劑供臨床使作,療效比青蒿素更好而毒性更低。本芴醇是我國創(chuàng)制的抗瘧新藥,制成亞油酸膠丸用于抗氯喹惡性瘧疾的治療獲得滿意結果。另外還創(chuàng)制了萘酚喹,對鼠瘧和猴瘧均有很好作用,作用機理近似氯喹,并進入臨床試用。

  七、計劃生育藥物研究

  1958年以后,隨著甾體激素類合成化學研究蓬勃開展,我國激素工業(yè)初步建立,為避孕藥的科研和生產(chǎn)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六十年代初,首先著重研究了第一批口服避孕藥,于1967年投產(chǎn)了甲地孕酮和炔諾酮,同時對它們的生產(chǎn)工藝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進,使價格大幅度下降。并且通過大規(guī)模的臨床實踐,使廣大育齡婦女能夠吃上口服避孕藥來達到避孕目的,為落實計劃生育提供了新措施。此間,又先后試制成功了甲孕酮、己酸孕酮、炔雌醚等數(shù)種避孕藥。從六十年代末期起,更多的科研單位、工廠和醫(yī)院開展了有關計劃生育科研和避孕藥物的研究和生產(chǎn),把避孕藥物的研究工作推向了一個高潮。到七十年代末期,已先后試制成功并鑒定了口服、注射、外用、長效、短效和速效的原料藥品20余種和各種劑型30余種。

  值得提出的是七十年代初我國發(fā)現(xiàn)了棉酚的男性抗生育作用,引起國內(nèi)外的重視,因為在此之前男性避孕藥物在國內(nèi)外均系空白。

  八十年代以后,計劃生育藥物研究仍著眼甾體避孕藥,研究的重點是降低其副作用,提高安全性。在這一時期還在劑型研制方面有所發(fā)展,如制備了微囊針、微囊片、含膜、滴丸及外用的膜劑、泡沫劑、霜劑和能長期恒速釋放甾體避孕藥的埋植劑、陰道避孕環(huán)等。

  在尋找新的抗生育化合物方面,對某些孕甾、雌甾或雄甾的先導化合物進行了結構改造與修飾的研究,如合成了18-甲基雌二醇-3甲醚、炔雌醚和雌二醇的一些衍生物;對棉酚的結構改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也進行了一定的工作,證實了單醛型棉酚類似物有明顯的殺精子作用。另外,對用于引產(chǎn)的天花粉、芫花萜亦有了進一步的研究進展,已制成天花粉蛋白結晶體,并通過鑒定;芫花酯甲藥膜試用于臨床亦取得較好效果。

  八十年代末期,對抗早孕和催經(jīng)止孕藥物的研究頗令人注目,國內(nèi)在這方面也有所進展。合成了部分新的具有抗早孕作用的甾體類化合物并作了進一步的結構改造;對國外首先合成的三個抗早孕藥甾體類孕酮受體拮抗劑、3β-羥基甾脫氫酶抑制劑和前列腺素,我國均仿制成功。同時還結合藥理、毒理、藥代等方面的內(nèi)容對這些新合成和仿制的藥物作了進一步的篩選和研究,表明我國在計劃生育藥物研究領域已進入到了新的水平。

  八、合成藥物研究

  五十年代初期,合成藥物研究的重點是對國防和保護人民健康至關重要的抗微生物感染藥物以及防治流行性地方性疾病的特效原料藥。

  地方病用藥方面,首先研究的是有機銻制劑,全成沒食子酸銻鈉。以后又完成了第一個非銻劑藥物呋喃丙胺的合成并用于臨床。

  六十年代以后,抗生素的半合成發(fā)展較快。除鏈霉素、紅霉素、新霉素等已投產(chǎn)外,半合成的青霉素類品種增加到十幾種,到七十年代中期,又完成了部分頭孢類抗生素的半合成,以及試制成功了強力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氯清霉素等。這一時期,在地方病用藥、抗腫瘤藥物、甾體激素藥及避孕藥、維生素類、心血管類、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的合成研究或結構改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發(fā)展。

  八十年代以后,合成藥物的研究方法更加注重以天然有效成分或療效較好的藥物為先導化合物,進行結構改造,合成其衍生物或類似物。

  進入九十年代,我國合成藥物的研究又邁上新的臺階,更加注重在構效關系基礎上尋找高效、低毒的新化合物。研究的重點仍以心血管藥、抗腫瘤藥、抗菌藥、甾體藥和天然有效成分的合成為主。但國內(nèi)學者已注意到國際上的研究動向,努力探索從分子到亞分子水平研究藥物-受體相互作用的機理和藥物構效關系的規(guī)律,即進行所謂“合理的藥物分子設計”。

  1990年,召開了全國甾體藥物學術會議和華東地區(qū)藥物化學學術會,1991年召開了第二屆中日QSAR(藥物構效關系定量研究)和藥物設計研討會,第三屆全國分子力學和藥物設計學術會,體現(xiàn)出我國在藥物分子設計和合成研究領域進入九十年代的水平。

  九、生化藥物及醫(yī)藥生物技術的進展

  1949~1955年比較重要的新品種只有胰島素、胃旦白酶、人造牛黃、膽固醇、胨等原料藥。

  1956~1965年生化藥物的發(fā)展較快,臟器生化產(chǎn)品有激素、酶、多糖、蛋白質(zhì)及氨基酸、核酶衍生物、維生素。胰島素的全合成取得突破性進展。六十年代初開始微生物發(fā)酵法,化學合成法,酶轉化法,固定化酶技術相繼應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

  1966~1979年,生化藥物除了在臟器生化藥物的生產(chǎn)技術、品種、質(zhì)量上有大踏步的進展外,還開展了微生物生化藥物及利用有關的酶學來制造生化藥物的工作。1966年下半年由于“文化大革命”開始,生化藥物的研究發(fā)展受到嚴重阻礙,七十年代末的情況來看,以臟器為來源的生化藥物到1979年為止有18種此類品種已與國際水平比較接近。

  八十年代我國還初步制定了發(fā)展藥物生物技術的近期和中遠期規(guī)劃。建立了與藥物生物技術相關的研究開發(fā)中心。雖然我國藥物生物技術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但在α-干擾素、人胰島素、人生長素、幼蓄腹瀉疫苗和青霉素?;腹こ叹鹊难芯块_發(fā)均有所突破。

  九十年代我國醫(yī)藥生物技術研究,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上游領域里,一些基因工程產(chǎn)品藥物如腫瘤壞死因子,人白細胞介素4(IL-4)人生長激素釋放因子等相繼克隆表達成功。通過細胞雜交,融合技術獲得了一系列診斷和治療用途的單克隆抗體,使這些成果走上工業(yè)化、商品化、起著重要作用的超滬、固定化、生物傳感器莽下游技術的研究也取得不少令人可喜的成績。

  十、藥理學研究

  我國藥理學研究主要是圍繞著臨床藥理學,基礎藥理學和藥物毒理學工作而開展的,臨床藥理學研究工作是從七十年代開始。1979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一屆全國臨床藥理學會議,它標志著我國臨床藥理學作為一個學科發(fā)展的起點,此后,中國臨床藥理學逐步迅速地發(fā)展起來,1980年中國藥理學主辦的《中國藥理學報》創(chuàng)刊,1985年《中國臨床藥理雜志》創(chuàng)刊。衛(wèi)生部先后建立的臨床藥理基地已有40個,并在某些方面如新藥評價、教學與培訓、指導合理用藥、治療藥物監(jiān)測、向衛(wèi)生部提供技術咨詢、向新藥研制單位,藥廠,醫(yī)院提供技術服務均已取得顯著成績。我國臨床藥理學家已開始注意人類藥物遺傳學研究,在研究不同民族的藥物代謝缺陷頻率以及藥代動力學特征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近年來,我國對治療心律失常藥的藥理研究較多,且以中草藥或植物的化學成份為主要對象,對不同藥物進行了病理模型,心臟電生理特性及動作電位等方面的研究,其中某些藥物如小檗堿,甲基蓮心堿,葛根素值得注意,抗心肌缺血藥物中葛根黃酮類及丹參都有進一步探討的價值。

  神經(jīng)藥理研究主要進行了阿片樣肽及阿片受體的研究,腦內(nèi)單胺系統(tǒng)與四氫巴馬汀作用機理的研究。并用放射自顯影技術顯示了腦內(nèi)M-受體的分布。通過整體、離體器官、細胞乃至分子水平的研究,許多合成藥、中藥有效成份和復方制劑的作用機理得到闡明,為今后神經(jīng)藥理學及新藥開發(fā)的進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礎。

  數(shù)學藥理研究是用數(shù)學為藥理學探索定量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經(jīng)過近幾年的研究,我國學者對藥效統(tǒng)計分析及實驗設計、藥效動力學及量效關系、藥代動力學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特別是電子計算機應用于數(shù)學藥理,創(chuàng)制了藥動學計算軟件3P87、PKBP-NI、Mc-PKP藥動學室分析程序及AUTOAN程序,并且用于藥物不良反應檢索,用藥咨詢系統(tǒng)等。

  十一、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

  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工作于六十年代。

  自八十年代以來,我國醫(yī)藥工作者先后對青蒿素,??┻斯ず铣商炻樗?,阿克拉霉素B,氨噻肟頭孢霉素,苯妥因鈉,氨茶堿等一百六十余種藥物進行了動物以及健康志愿者體內(nèi)的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1985年7月衛(wèi)生部頒布的《新藥審批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中列有藥物代謝動力學項目。

  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雖然生物藥劑學上的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在國外三十年代就應用并已開展此項工作。但我國學者直到六十年代才開始此項工作并注意到該項研究對藥品質(zhì)量的重要意義。我國學者在做好生物利用度工作的同時,還十分注意藥物伍用中有無影響生物利用度的因素,并且注意一些藥品制劑的生物等效性問題,為進一步深入地研究和開發(fā)藥品制劑提供了新的思路。

  臨床藥物代謝動力學在我國開展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初只是用紫外法測定一些藥物的尿藥濃度,如氨茶堿的濃度測定。進入八十年代后,臨床藥物代謝動力學向縱深發(fā)展,不僅僅只測定尿藥濃度,且可測定血藥濃度,唾液濃度,血藥代謝物,耳垂血濃度,并注意用電子計算機擬合數(shù)學模型,求算藥動學的各種參數(shù)來進行預測血藥濃度,制定給藥方案,并開始有藥師深入臨床配合醫(yī)生進行藥物治療。

  藥物代謝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結合模型分析是當前藥代動力學研究的前沿課題,它不僅能闡明藥物在體內(nèi)的動態(tài)變化,且可揭示效應部位的作用特性。國外,1979年首次提出藥動-藥效數(shù)學模型,我國學者注意到該課題研究的重要性,也著手開展此項研究,并于1986~1990年全國藥理學及各專業(yè)會議上向代表們作了介紹,在微機程序方面,中國藥科大學設計了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結合模型效應參數(shù)的計算程序PKPDCPU,用微機給出該模型模擬數(shù)據(jù)的時間、濃度、效應之間的三維空間圖。1990年臨床藥理學會議上,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藥理科又提出該模型的微機程序PKPD。雖然這項研究在我國開展較晚,但其發(fā)展勢頭卻很強勁,目前,我國學者正在開展群體藥代動力學的研究,時辰藥理學的藥代動力學研究等等。

  十二、藥劑學研究

  1949年以后,在劑型研究上,一方面原有的老劑型不斷得到改進和提高,另一方面新劑型不斷得到發(fā)展和應用。五十年代后期,即開展了滴丸的研究制備,到六十年代,隨著基質(zhì)和滴丸機械設備的改進,得到較快的發(fā)展。

  長效制劑在我國于六十年代即開始研制,進展較快,在不長的時間內(nèi)即有20余種產(chǎn)品投產(chǎn)。

  從七十年代起,陸續(xù)開展了膜劑、微囊劑、靜脈注射用乳劑及混懸劑和脂質(zhì)體的研究,從而使我國的藥物制劑出現(xiàn)了制型的多品種化,以滿足臨床治療的不同需要。

  在藥物制劑的質(zhì)量研究和理論研究方面,五十年代初期基本上處于起步階段,對大部分制劑的質(zhì)量,只能以感觀分析或靠經(jīng)驗作出"定性"水平的評定,對處方和工藝也大多是一般的分析討論。尚不能或難以對制劑的內(nèi)在質(zhì)量以及與療效的關系作出"定量"的評價。從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起,隨著物理藥劑學和生物制劑學的先后形成和發(fā)展,使得藥物制劑研究從內(nèi)容、體系和領域等方面都起了深刻的變化。我國藥學科學工作者逐漸運用了物理藥劑學、生物藥劑學和藥理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藥物制劑的質(zhì)量,對制劑的"體內(nèi)效應"開始了逐步的研究。

  1978年9月,南京藥學院首次開辦了“生物藥劑學”師資進修班。此后在全國各地陸續(xù)開辦了數(shù)十批生物藥劑學學習班,使得這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躍。自八十年代起,我國藥物制劑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重點開展了這些劑型的緩釋、控釋給藥系統(tǒng)和靶向給藥系統(tǒng)的制劑研制,涌現(xiàn)出許多新的制劑。

  總結:文章到此就先告一段,在文章里小編給大家普及了一些有關中國現(xiàn)在醫(yī)學上的藥學研究的方向和現(xiàn)狀,相信通過文章的閱讀現(xiàn)在大家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都有不少的了解了。大家如果感興趣也可以多了解一些其它的小知識,以便了解更多的有關藥學方面的知識,幫助維持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