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一項傳統(tǒng)的武術項目,融合了陰陽五行之學,傳統(tǒng)哲學的一項健身運動。本期給大家推薦的太極拳教學是四十八式太極拳正面演示,文章中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太極拳的理論概述,一起來學習一下。
太極這一概念影響了儒學、道教等中華文化流派?!兑拙暻彾取泛汀读凶印氛劦教?、太始、太初、太素、太極宇宙五階段說法。
宋儒周敦頤在《太極圖說》開篇就說:“無極而太極。”這把《老子》中提到的無極一詞注入了理學含義。也就把無極的概念與太極聯系在一起。
清代乾隆年間太醫(yī)院匯編的《醫(yī)宗金鑒》則采用了五階段說法(聶文濤談《周易》):“無極太虛氣中理,太極太虛理中氣。乘氣動靜生陰陽,陰陽之分為天地。
未有宇宙氣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氣。從形究氣曰陰陽,即氣觀理曰太極。”
《系辭》又說:“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包含著陰和陽,以及表與里的兩面。
而它們之間卻既互相對立斗爭又相互滋生依存的關系,這即是物質世界的一般律,是眾多事物的綱領和由來,也是事物產生與毀滅的根由所在。
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造化萬物。天地、日月、雷電、風雨、四時、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剛柔、動靜、顯斂,萬事萬物,莫不分陰陽。
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長養(yǎng)百骸。經絡、骨肉、腹背、五臟、六腑,乃至七損八益,一身之內,莫不合陰陽之理。
太有至的意思; 極有極限之義, 就是至于極限, 無有相匹之意. 既包括了至極之理, 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時空極限, 放之則彌六合, 卷之退藏于心. 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圓周和空間,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無, 以上是太極二字的含義。
朱熹理學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周敦頤的“太極”,一方面回復到將太極說成是氣,另一方面又提出 “太極”本于“無極”,“太極”的“有”產生于無極的“無”。
周敦頤的宇宙生成論就是一個從無極至太極,至陰陽、天地,至五行、四時,至萬物的發(fā)生形成過程。
程頤和程顥則將太極等同于無極,“太極者道也。兩儀者陰陽也。陰陽一道也。太極,無極也”,“散之在理,則有萬殊:統(tǒng)之在道,則無二致”,認為無極、太極、道和理是無二致的。
朱熹也將太極說成是理,稱“太極只是一個理字”;“太極非是別為一物,即陰陽而在陰陽,即五行而在五行,即萬物而在萬物,只是一個理而已”。
同時,朱熹又稱“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稟此理,然后有性。”
朱熹的“太極”、“理”和“道”,內涵雖然各有側重,但實際上也是相同的概念。
由于朱熹的理學受到官方推崇,宋代以后的儒家哲學中,太極就成為天地萬物的根柢和樞紐,是決定一切和派生一切的精神實體。“太極”成了朱熹理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