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太極拳推手經(jīng)常在師生之間和學員之間進行?,F(xiàn)代武術(shù)比賽中設(shè)立了太極推手項目,分級別進行,并對場地、服裝、參賽年齡、局數(shù)等作出了相應(yīng)的規(guī)定。
基本技法
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
掤:如水負舟行。先實丹田氣,次祭頂頭懸。全體彈簧力,開合一定間。任爾千斤力,飄浮亦不難。
捋:引導使之前。順其來勢力,引之使長延。輕靈不丟頂,力盡自然空。重心自維持,莫被他人乘。
擠:用時有兩方。直接單純意,迎合一動中。間接反應(yīng)力,如球撞壁還。又如錢投鼓,躍躍聲鏗然。
按:運用似水行。柔中以寓剛,急流勢難當。遇高則澎滿,逢洼向下潛。波浪有起伏,有孔必竄入。
采:如權(quán)之引衡。任爾力巨細,權(quán)后知輕重。轉(zhuǎn)移只四兩,千斤亦可秤。若問理何在,杠桿作用存。
挒:旋轉(zhuǎn)如飛輪,投物于其上,脫然擲尋丈。急流成漩渦,卷浪若螺紋。落葉墜其上,倏爾便沉淪。
肘:方法有五行。陰陽分上下,虛實宜辨清。連環(huán)勢莫當,開花捶更兇。六勁融通后,用途始無窮。
靠:其法分肩背。斜飛勢用肩,肩中還有背。一旦機可乘,轟然如倒礁。仔細維重心,失中徒無功。
拈連黏隨不丟頂訓練基本原則
拈:如兩物互交,拈之使起。在太極拳術(shù)語,謂之拈勁。然非直接拈起之謂。實間接拈起之謂。而含有勁意。
雙兼之兩義。譬如敵我兩人推手或交手時,敵人體質(zhì)強壯、氣力充實、馬步穩(wěn)固,則勢難將敵人掀動、或移其重心,則用拈勁,即能使敵人自動失其重心。
其法先用意探之,使敵人氣騰,精神向上注,則敵體上重而腳輕,其根自斷。此即敵人之自動力所致。我則順其勢撒手以不丟頂之勁,引敵懸空,是謂拈勁,力勁柔和。
連:貫穿之謂。手法毋中斷、毋脫離。接續(xù)綿綿,無停無止,無休無息,是謂連勁。
黏:即粘貼之謂,彼進我退,彼退我進,彼浮我隨,彼沉我松,丟之不開,投之不脫,如粘似貼,是謂黏勁。
隨:隨者,從也。緩急相隨,進退相從,不即不離,不先不后,舍己從人,量敵而進,是謂隨勁。
不丟頂:丟者,離開也。頂者,抵抗也。即不脫離、不攘先、不落后之謂也。
掤勁
(這里是廣義的掤,不是狹義中的掤、擠、按中的掤)由太極拳架擠推手中訓練
相關(guān)圖書出來的,周身都有的,由內(nèi)向外成放射狀的擴張力,當身體任何部位收外力壓迫時,都表現(xiàn)出既不丟也不頂、與之完全平衡的力叫掤勁
意思是說與人交手時,當自身某部位收到對方柔勁攻擊時,自己的反作用力始終與對方保持平衡。其動作平衡精度高,加一羽為頂,減一羽為丟。
聽勁
指推手時通過觸覺判斷對手勁力變化的感知力?!?a href='http://m.rwfnyxtm.cn/zhuanti/chenshitaijiquan/' target='_blank'>陳式太極拳》注:"所謂聽勁,乃是由皮膚的觸覺和內(nèi)體感覺來探測對方勁的大小,長短和動向的意思。"
聽勁是懂勁的必由之階,練習聽勁須由學習沾黏勁入手。運用聽勁時,應(yīng)"先將己身呆力俗氣拋棄,放松腰腿,靜心思索,而斂氣凝神以聽之"。
一般情況下掤勁越好,聽勁的靈敏度就越高,聽勁好的選手,一接觸對方就能預知對方的意圖,這叫“入骨三分”也叫”人不知罰,獨知人”。
所以在推手比賽中,聽勁好的選手,處處勢勢總走在對手前面,甚至能調(diào)動對方以求主動,總處于優(yōu)勢地位。 提高聽勁的方法有:
1.多練太極拳架。走架時全身放松以外意要注于神,神要覆蓋全身,觀注全身各處細微的動靜,這樣經(jīng)久練習全身觸覺自然發(fā)達。。
2.多與各種類型的選手推手,來豐富自己的聽勁經(jīng)驗。特別要與那些體重輕、技術(shù)好、反應(yīng)靈活的運動員推,不比勁力,專注于對手的勁路變化,來提高充實自己的聽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