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jié)我們?yōu)榇蠹医榻B了頸性眩暈的相關知識,其實頸椎病不僅會引起眩暈,還會引起血壓的升高與降低。生活中經常有朋友會出現血壓不正常的現象,那么您就得考慮是不是“頸性高血壓”了,那么如何才能判斷是否是頸性高血壓呢?下面就一起聽聽看專家是怎么說的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付國兵

  男,1961年生人,民建會員,碩士生導師,1978年10月至1983年7月就讀于北京中醫(yī)學院中醫(yī)系。畢業(yè)后一直從事推拿科的醫(yī)療、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2008年6月晉升為主任醫(yī)師,2009年晉升為教授?,F任中華中醫(yī)藥學會推拿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疼痛分會常務委員、北京按摩學會副會長、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傳統(tǒng)醫(yī)學診療中心主任、按摩理療科主任。

  頸性高血壓

  如何辨別頸性高血壓

  頸性高血壓一般比較多見于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多發(fā)生于上頸段,因上頸段與生命中樞延髓毗鄰,當環(huán)樞關節(jié)錯位、環(huán)椎橫突向左、右偏移或骨質增生,使頸髓受到壓迫刺激并波及延髓時,可引起延髓的血管運動嚴重紊亂所致。頸性高血壓多呈陣發(fā)性、血壓波動大,每因頭部位置改變而誘發(fā)或加重。常伴有失眠、健忘、眩暈、耳鳴、頭痛等椎動脈型或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癥狀。由于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皆為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故兩者常常并存。 臨床研究發(fā)現。約有15%的高血壓患者與頸椎病相關。

  可根據以下幾點判斷是否患有頸椎病性高血壓

  1.一般血壓的升降與頸椎疾病往往是保持一致的,而且非常同步,形影不離。

  當病人頸椎病發(fā)作時往往出現頸項疼痛、僵硬、頭痛、頭暈等頸椎病癥狀,這時的血壓升高;頭頸部癥狀緩解后.血壓亦隨之下降。這是頸椎病性高血壓的重要特點,在發(fā)病早期尤為明顯,隨著病程的延長,此現象逐步減低。這是因為高血壓與椎體不穩(wěn)或脫位程度有關,在一定程度上,骨質增生或前縱韌帶骨化增強了脊柱的穩(wěn)定性.減輕了機體異常增生物對于局部神經血管的影響。

  2.原發(fā)性對藥物治療效果好,而繼發(fā)的頸椎病性高血壓對于降壓藥多不敏感。而對頸椎病的冶療,效果顯著。隨著頸椎病情況的改善.血壓基本趨于穩(wěn)定。在進行24小時動態(tài)血壓觀察中,在牽引、手法治療頸椎病時.患者血壓可下降20-30mmHg.治療間歇期血壓又會有所升高。

  3.各種形式的高血壓和頸椎病在病程的發(fā)生發(fā)展中,都可能出現血壓波動、頭昏腦脹、頭暈目眩、記憶力減退、全身無力等癥狀。所以對于高血壓藥物治療血壓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尤其是家庭中又沒有高血壓家族史,癥狀發(fā)作有類似頸椎病特點者,要考慮先照頸椎X線片或頸椎CT掃描或磁共振MRI,排除繼發(fā)于頸椎病的頸椎病性高血壓。

  對于頸性高血壓的治療,與一般的高血壓治療不一樣,普通的高血壓由于不能找到明確的病因,但是與生活方式有關系,所以一般是通過藥物治療或者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來改善。

  而頸性高血壓是有頸椎病而引起的,所以應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如牽引、理療、推拿等;如系頸椎脫位、骨折或外傷的,則積極治療頸椎的外傷、脫位及骨折,外傷治好了,血壓也會恢復正常??傊?,頸性高血壓病的治療主要是治療原發(fā)疾病,對高血壓的治療除血壓較高外,一般不要急著使用降壓藥物治療,而是重點治療原發(fā)病,原發(fā)病治好以后視情況再作進一步的治療。

  頸性高血壓如何治療

  1.每天肩、后頸部按摩、熱敷各半小時,細節(jié)不強求,患者感覺舒適即可。注意熱敷時不要令患者感覺太燙,避免出現燥熱感、亢奮感,以患者自己把握為度。

  2.常年注意保持肩頸部位及后背的保暖。

  3.常年注意防止患者情緒波動。

蘇ICP備15060253號-6 Copyright © 2010- m.rwfnyxtm.cn 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