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
馬齒莧雖然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野菜,但是其藥用價值非常高,具有清熱解毒,散血消腫等功效。它還含有大量的鉀鹽,有良好的利水消腫、止血作用。那么,馬齒莧要怎么吃呢?它有哪些食用方法呢?馬齒莧能治腎炎嗎?會有一些副作用嗎?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馬齒莧的知識吧!
相關(guān)食用方法
- 馬齒莧綠豆湯
- 不少人都吃過馬齒莧做成的美食,又好吃有營養(yǎng)。馬齒莧對腎炎水腫都是有效果的餓哦。那馬齒莧綠豆湯大家都喝過嗎?
- 涼拌野菜馬齒莧
- 馬齒莧是種中成藥,它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大家在家平時也應(yīng)該都食用過,馬齒莧它還具有消熱解毒消癰的作用。
- 土茯苓配伍馬齒莧
- 土茯苓、馬齒莧是兩種中草藥,都是很常見的。那么土茯苓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土茯苓和馬齒莧一起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呢?
- 馬齒莧田螺粥
- 馬齒莧和田螺都是我們常見的食物,馬齒莧有著清熱解毒的作用,田螺中又富含多種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那么馬齒莧田螺粥怎么做呢?
- 男人吃馬齒莧粥解暑
- 粳米的作用非常廣泛,它不但可以養(yǎng)胃,還能夠預(yù)防便秘和糖尿病,它的食用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那你知道馬齒莧粳米粥嗎?
- 馬齒莧蒸肉怎么做
- 馬齒莧,大家知道這個植物是什么嗎?估計大家都是不太了解的吧,馬齒莧的是一種很常見的野菜,且它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
熱門文章
-
春季飲食養(yǎng)生原則2012-04-23 16:55春天,萬物復(fù)蘇,人體各機(jī)能最為活躍,這時候需要給身體好好進(jìn)補(bǔ),如何進(jìn)補(bǔ)呢?春季飲食養(yǎng)生有哪些講究?下面小編給大家解答,告訴大家一些春季飲食養(yǎng)生原則。...
-
飲食養(yǎng)生匯:馬齒莧2012-04-23 14:11馬齒莧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馬齒莧還含有豐富的SL3脂肪酸及維生素A樣物質(zhì),馬齒莧可以治療各種腫瘺,把馬齒莧搗碎后,涂擦在患處即可。那么你還知道馬齒莧的作用...
-
九大馬齒莧食療養(yǎng)生藥膳方2012-02-27 16:12馬齒莧是一種最為普通的野菜之一了,但是它的保健養(yǎng)生功效確實不普通的。接下來小編為詳細(xì)講解一下其營養(yǎng)價值,并且推薦9大食療方法,趕快看看學(xué)學(xué)。 ...
-
護(hù)心極品馬齒莧 抗菌消炎防治心臟病2011-11-25 11:53馬齒莧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無毛,高10-30cm。生于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國內(nèi)各地均有分布。該種為藥食兩用植物。那么它有哪些營養(yǎng)價值與功...
精彩推薦
人群養(yǎng)生
- 馬齒莧十種藥材,具有很多的藥用價值,在不同領(lǐng)域一直都在使用。那馬齒莧到底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 我們大多數(shù)都知道馬齒莧,因為我們平常有時會吃馬齒莧做的美食的。那么關(guān)于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大家又是知道多少的呢?
- 酸辣馬齒莧大家都吃過嗎?看來還有不少人不知道馬齒莧是什么的。其實,馬齒莧是味中草藥,它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
馬齒莧知識
馬齒莧(拉丁學(xué)名:Portulaca oleracea L.)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無毛,高10~30cm, 生于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國內(nèi)各地均有分布。該種為藥食兩用植物。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明目。現(xiàn)代研究,馬齒莧還含有豐富的SL3脂肪酸及維生素A樣物質(zhì)。SL3脂肪酸是形成細(xì)胞膜,尤其是腦細(xì)胞膜與眼細(xì)胞膜所必需的物質(zhì);維生素A樣物質(zhì)能維持上皮組織如皮膚、角膜及結(jié)合膜的正常機(jī)能,參與視紫質(zhì)的合成,增強(qiáng)視網(wǎng)膜感光性能,也參與體內(nèi)許多氧化過程。
營養(yǎng)價值
馬齒莧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鈣、磷、鐵、銅、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尤其是維生素A、維生素C、核黃素等維生素和鈣、鐵等礦物質(zhì)。其ω-3脂肪酸含量在綠葉菜中占首位。
每100g馬齒莧鮮嫩莧莖葉含蛋白質(zhì)2.3g,脂肪0.5g,糖類3g,粗纖維0.7g,鈣85mg,磷56mg,鐵巨1.5mg,胡蘿卜素2.23mg,維生素B1 0.03mg,維生素B2 0.11mg,維生素PP 0.7mg,維生素C 23mg。此外,還含有大量去甲腎上腺素、鉀鹽及豐富的檸檬酸、蘋果酸、氨基酸以及生物堿等成分。
藥用價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血消腫。治熱痢膿血,熱淋,血淋,帶下,癰腫惡瘡,丹毒,痕疬。用于濕熱所致的腹瀉、痢疾,常配黃連、木香。內(nèi)服或搗汁外敷,治癰腫。亦用于便血、子宮出血,有止血作用。
(1)《唐本草》:主諸腫瘺疣目,搗揩之;飲汁主反胃,諸淋,金瘡血流,破血癖癥癖,小兒尤良;用汁洗緊唇、面皰、馬汗、射工毒涂之瘥。
(2)孟姺:濕癬白禿,以馬齒膏和灰涂敷。治疳痢及一切風(fēng),敷杖瘡。
(3)《食療本草》:明門。亦治疳痢。
(4)《本草拾遺》:止消渴。
(5)《蜀本草》:主尸腳(人腳無冬夏常拆裂)、陰腫。
(6)《開寶本草》:主目盲白霄,利大小便,去寒熱,殺諸蟲,止渴,破癥結(jié)癰瘡。又燒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丁腫。以封之,即根出.生搗絞汁服,當(dāng)利下惡物,去白蟲。
(7)《日用本草》:涼肝退翳。
(8)《滇南本草》:益氣,消暑熱,寬中下氣,潤腸,消積滯,殺蟲,療瘡紅腫疼痛。
(9)《綱目》: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chǎn)后虛汗。
(10)《生草藥性備要》:治紅痢癥,清熱毒,洗痔瘡疳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