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于弓步的動作要領
《技法》說:“弓步完成時,弓腿與地面垂直為宜,膝蓋前弓萬萬不可超過腳尖……”。關于弓步定型,楊澄甫說:“腿曲至垂直為準,逾此謂之過勁……”(《太極拳之練習談》)。楊振基老師也說:“前弓腳小腿與地面垂直……”(《楊澄甫式太極拳》第12頁)。“與地面垂直”,這是小腿前弓的唯一標準。“膝蓋前萬萬不可超過腳尖”不能作為弓步定型的規(guī)范動作。因為,膝蓋只要超過了與地面的垂直線,即或不超過腳尖,小腿也會向前斜出,顯然違背了宗師“腿曲至垂直為準”的意旨。小腿為何與地面垂直?因為,弓步前弓發(fā)勁時,其原理是利用前腿的前撐勁和后腿的后蹬勁及全身整勁,將肩手臂肘等部位擊向對方。如果前弓小腿向前斜出,前弓腳就無法前撐,攻擊力不但不能充分發(fā)揮,甚至還會使“身軀前仆,即失正中姿勢”(楊澄甫宗師語)。楊式太極拳大師們,諸如楊澄甫、李雅軒、傅鐘文、楊振基等人拳照中的弓步定型,小腿均沒有超過與地面的垂直線。在李雅軒先師的弓步拳照中,部分弓步前弓腳的前撐角度未到與地面的垂直線。這樣更有利于前弓腳的前撐和發(fā)勁。楊振基老師說:“……前弓的活動限度為膝蓋不能超過腳尖”(《楊澄甫式太極拳》第12頁)。顯然,其所說的“膝蓋不能超過腳尖”,是指“活動限度”而非弓步定型?,F(xiàn)今,一些習練楊式太極傳統(tǒng)套路和國家競賽套路的人,弓步定型時往往向前斜出,小腿不與地面垂直。究其原因,當是受了“膝蓋不可超過腳尖”這一錯誤教條的影響。
關于弓步后坐時前腳掌是否翹起的問題,《技法》中說:“翹與不翹,是與重心前后移動的距離相關,重心向后移動的少,前腳就可以不翹,重心向后移動的多,前腳掌勢必向后揚起……。”《技法》這一觀點,也不符合拳法拳理。根據《技法》文義,這里的弓步后坐,當指非轉向轉體的后坐。在楊式太極拳傳統(tǒng)套路中,這種后坐只有在攬雀尾和抱虎歸山的捋、按兩勢及如封似閉的按勢中出現(xiàn)。而這幾個拳勢的后坐,前腳掌均不宜翹起。因這樣的后坐,其目的是為了蓄勁,或為下一步的前弓作進攻準備。如果后坐時前腳掌翹起,勢必減弱前腿的前撐之勁,于蓄勁不利。技擊時,也容易因腳掌翹起前撐勁減弱被對方發(fā)出。據說,楊振基老師當年與來訪的日本太極拳代表團的一位高手推手時,就曾利用對方后坐時前腳掌翹起的一剎那將對方發(fā)了出去。所以,不管身體重心向后移動多少,前腳掌均不能翹起。這也是傳統(tǒng)楊式太極拳的特點之一。練習太極拳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有自己獨特的特點。
四、關于碾步
碾步,是弓步換步、上步或轉體時的一個過渡動作。其要領是以腳跟或前腳掌為軸,碾轉腳掌或腳跟以轉接下一拳式。《技法》認為,碾步分三種情況。一是連續(xù)上步,如摟膝拗步、野馬分鬃等,“碾步之先,前弓腿的重心一定要移到腳跟上,此時前腳掌虛貼地面,然后再轉體……”。二是拳勢轉換方向如攬雀尾接單鞭,抱虎歸山接肘底看捶等,“可實跟碾轉,也可虛腿碾轉……以實腿的腳跟為軸,腳掌輕貼地面碾轉”。三是在大角度轉體后形成弓步時的碾步,諸如攬雀尾接單鞭、扇通背接撇身捶等?!都挤ā氛f:“大角度轉體之后,形成弓步之勢時,前腿弓出,后腳要向內扣腳碾轉。……此處與24式的腳步處理方式是不同的,24式采用的是蹬腳跟……弓步時蹬腳跟,腳跟向后移動的同時,勁力是向后下方泄去,與弓勢相悖。”
至于大角度轉體后形成弓步時,是后腳內扣碾轉,還是腳跟后移碾轉?《技法》選擇前者而摒棄后者。因其認為,后者“腳跟向后移動的同時,勁力是向后下方泄去,與弓勢相悖”。筆者認為,《技法》這一論述,也無拳理拳法依據,實屬牽強。因為,弓步之步長(兩腳之直線距離)對功架的運行和對上身的支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腳掌內扣還是腳跟后移,須根據轉體后弓步定型前的步長而定。步長偏大或適中,宜內扣腳掌以保持步長的穩(wěn)定。若步長偏小,宜腳跟后移以調整,增大步長以使其適中。因此,兩種碾轉方式均屬可行之列,但要根據步長而定。對于后者勁是否“向后下方泄去,與弓勢相悖”?筆者認為,非也。因為,在傳統(tǒng)楊式太極拳中,任何拳式的過渡動作都必須于該拳式定型前完成。因而,在大角度轉體之后弓步定型之前,碾步動作(即腳跟后移)已經完成。當弓步定型或發(fā)勁時,兩腳掌已沉貼地面,并以前撐后蹬之勁把身體向前送出,勁力自然不會向后下方泄去,也不會與弓勢相悖。相反,因腳跟后移,調整和適當增大了弓步步長,使步長適中,弓步發(fā)勁更為松靜沉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