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一門內涵豐富的武術運動,它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而想要練出水平就必須要能夠有三不畏。那么究竟是哪三不畏呢?指的是你要不畏吃苦、不畏吃虧、不畏厲害,堅持這三點才能更好的通過太極拳的進行太極拳的學習。
一、無畏吃苦
怕吃苦,則無進程之望矣。拳論所謂其根在腳,怕吃苦,則腳之落地不得生根,是以腳部之吃苦,有益于心臟及腦部則無疑。其基本方法,初學者早晚抽三五分鐘之暇,以一腳立地,左右調換,逐漸加久,逐漸低坐。注意氣沉丹田,足心貼地,不可絲毫勉強。站樁時,必須出食中二指,扶于椅角或桌邊,使其平穩(wěn)站定。嫻習后,便去一中指,只用一食指扶站。久之則站更穩(wěn),可以不用扶,而自然站穩(wěn)矣。繼此則采取提手及手揮琵琶二式,多下站功。又預備式亦為站樁之渾元功,單鞭為開展功,此于體用皆有莫大之裨益,不可忽視也。
二、無畏吃虧
太極拳要訣曰:舍己從人。舍己從人哪有不吃虧,故髯之十三篇開卷,便謂要學吃虧。何謂其學也?聽人進攻進擊,非獨不抗,且不還手。尤要粘連貼隨,方能輕輕走化。此意非淺學及粗疏者所能。況初學者焉得不吃虧,若畏吃虧,莫如弗學。愿欲學之,莫若學吃虧始。學吃虧,便是不貪便宜,貪小便宜吃小虧,貪大便宜吃大虧。反此者,即是吃小虧得小便宜,吃大虧而后可以得大便宜。有智慧者,必欲得體用之實,將何從下手?老子不有云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此即太極拳之主旨,學者即從是而學焉。倘能得專氣致柔,便學得吃虧之妙法,則已不畏吃虧矣。歌訣所謂“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則已得致柔之效用矣。
三、無畏厲害
老子所謂:“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也。”又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又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然則兕虎兵刃,亦天下之厲害者,猶不足稱,而反獨稱喻柔弱之水,以其至柔,莫能勝也。是之謂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縱有兵刃爪角之利,不足為畏也。倘有所畏懼,則精神與體質必緊張,緊張便不松,不松何能柔?不柔便是剛。故真能洞澈太極拳之原理者,便具有大無畏之精神,亦猶孟子所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此亦老子所謂“專氣致柔”,又何厲害之可畏也?
雖然堅持這三點能夠幫助我們學好太極拳,但是仍然要注意的是避免太極拳的誤區(qū)。在當今的太極拳學習推廣,廣泛的出現(xiàn)了四個方面的問題,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四個問題究竟是什么,應該如何解決,從而盡量避免自己的練習中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
1、不循規(guī),不守法,隨心所欲
事實上,在群體性的太極拳練習中,這個問題是屢見不鮮的。那么為什么產(chǎn)生這樣的問題呢?首先有些人對于太極拳,從認識上就是錯誤,以為太極拳就像保健操一樣隨便練練就可以了。其次在群體性的太極拳運動中,往往缺少導師與領導者,從而使太極拳運動不符合群眾的要求。
2、曲解“得意忘形”的內涵,忽視基本功訓練
無論拳理還是拳諺對此都有不少的論述。例如:“有形有象都是假,無形無象才是真”,“拳到極處便無拳”,“知法忘形人化境,到此渾元太極成”。有些人對上述拳理不求甚解,在修煉太極拳過程中不注重基本功的訓練,忽視盤架子,有的干脆不練架子,只是在推手或站樁上下功夫。有的人還用太極派別的存在為理由,提出“太極拳無所謂對錯,一個人打一個樣”的謬論。他們不知道,“忘形”是從有形中來的,“無形”是太極的高境界。正如“守規(guī)矩,循規(guī)矩,脫規(guī)矩”一樣,只有先遵規(guī)矩,守規(guī)矩,才能逐漸的脫規(guī)矩而不離規(guī)矩,得心應手,從而進人忘形有神的自然感應的太極態(tài)勢。對于太極內功與盤架子的關系,有的拳家認為,太極功不是打出來的,也不是推手推出來的,而是依據(jù)拳理長期盤架子練出來的,功夫在于套路之中。只有在傳統(tǒng)套路上下了功夫的人,才能得到真功夫。何況,從養(yǎng)生的角度來說,離開盤架子,強身健體、祛病延年、陶冶情操等太極拳的功能,就無從談起。
3、不相信“松柔是太極之母”
就一定意義上說,太極拳區(qū)別其他拳種的根本標志就是“松柔”,或者說“松柔”是太極拳的基本特征。老子說:“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張義敬說:“松柔是太極拳的靈魂,凡是違反了松柔這一原則的都不能稱為太極拳,至少不是正品。”然而,有些學太極拳的同道們,卻不相信“松柔”是練太極內功的基礎,甚至拿某些有成就的太極拳大師曾經(jīng)學過某某外家拳為例,說明光有太極的“松柔”是不能出功夫的,要想出功就必須同練外家拳,只有內外兩家結合,才能產(chǎn)“太極功夫”,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境界。這些糊涂的認識,影響太極功夫的形成,也影響太極拳的健康發(fā)展。
4、把練功與養(yǎng)生對立起來
有很多人自認為自己的練功才有實際的用途,而注重養(yǎng)生練習的太極拳則只是一些空架子,并沒什么意義。事實上,太極拳是一門結合了養(yǎng)生與練功的運動,在我們練功時必然會使身心得到改善,從而得到養(yǎng)生的效果,而進行養(yǎng)生的鍛煉,也能夠增強太極拳的內功,提高技擊的能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老年人應該以養(yǎng)生太極拳為主要練習對象,而青年人則應該側重于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