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兩篇已經(jīng)講了太極拳松身法的基本要領(lǐng),相信大家已經(jīng)有所提高,但是這還不是全部,下面小編再為大家做后的補充,希望廣大讀者一定要耐心將其看完,相信會在以后的太極拳練習(xí)中會有所提高的。
掌握一下幾點,需要先將前面的方法融會貫通。
前后開胯
基本姿勢
?、匍_前胯——左腳向左展開呈“一”字,右腳向右展開呈“一”字,兩腳分開比肩寬,身體下蹲,大腿與地面基本平行(可略高一點):兩手松開向下落,按置在大腿上。
隨之,兩手用靜力壓大腿的同時,下頦微微回收,百會穴向上,上半身盡量用靜力往上頂。
讓自己靜止片刻,去感受氣的運行。
?、陂_后胯——身體慢慢直起,左腳向內(nèi)扣,盡量扣成內(nèi)“一”字,右腳向內(nèi)扣,盡量扣成內(nèi)“一”字。
隨之。兩膝向內(nèi),好像兩個膝蓋相互吸引一般:同時兩手在背部左右重疊對握小臂(左手握右小臂,右手握左小臂),兩肩向外用靜力外撐。身體中正,百會穴上領(lǐng)。
特別說明:此動作很多地方均有“二爭力”,應(yīng)靜靜地用力,不要過猛。
用力過猛會導(dǎo)致動作的不協(xié)調(diào),且易失去平衡。
松膝旋踝
基本姿勢
①身體慢慢直起,兩腳并攏,兩手向上攏合,在頭頂上方相合,手心相對,手指指天;同時,身體放松,膝蓋往下跪,身體往后,和大腿呈一個斜的直線。
隨之,重心右移保持屈膝狀態(tài),微微提起左腿前伸,足尖點地。盡量兩掌帶動上半身向上用靜力,下半身隨左腳往前下方用靜力。靜立片刻,兩手帶動身體慢慢直起,左腳收回,身體中正。隨之,換重心前伸右腿,其他要領(lǐng)如上。
②身體中正,兩手相合繼續(xù)指天,兩腳并攏,身體緩緩下蹲,蹲到極限后慢慢重心右移,提左腳離開地面,左右各旋轉(zhuǎn)3~9次左踝關(guān)節(jié);然后,左腳落地,重心左移,提右腳離開地面,左右各旋轉(zhuǎn)3~9次右踝關(guān)節(jié)。
隨之,兩腳下落,身體中正。
特別說明:此動作有些難度,可將腿落下,腳面繃直,以一只腳腳尖點地,微微活動足踝。兩腳輪換著做,雙手叉腰或扶于支撐物上。
縮展松趾
基本姿勢:兩臂伸平呈“一”字,兩手十指盡量張開,兩腳并攏站立,腳趾張開。兩臂同時向前攏合,在體前交叉而過,右手抱住左肩,左手抱住右肩:同時身體微微下蹲,兩腳腳趾用靜力抓地。靜立片刻,兩臂伸平呈“一”字,身體直立,兩腳腳趾張開。反復(fù)做3~9次。
特別說明:本式主要是松動腳趾,所以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腳趾的松開和抓地上。
蛹動脊柱
基本姿勢:身體直立,兩手自然下垂,用內(nèi)在的力量前后蛹動整個脊柱,使之動起來。頭中正,隨著脊柱自然地動起來。
特別說明:動作越自然越好。
太極松身法的核心理念是對拉拔長、松緊相間、動靜自然。通過這種方法的鍛煉,可逐漸把各個關(guān)節(jié)松開,如是身體自能柔韌靈活。在此基礎(chǔ)上再盤拳走架,則經(jīng)絡(luò)疏通,血脈流暢,舒適自然,內(nèi)在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