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緊張時常感呼吸短促、 氣喘不停,胸部起伏明顯,這是典型的胸式呼吸,既不能利于健康,更不利于放松。
五、關于意氣合一
在做預備式時,意識在體內(nèi)巡回游動,主要是在為“滿體松弛”做功夫;其次是指導呼吸運動,使之達到深、慢、柔、勻。
呼吸有節(jié)湊的進行,意識則用與之相適應的速度從頭到腳,再由腳到頭,周而復始地循環(huán),這就是靜功中的所謂“意氣合一”。
意識配合呼吸運行,通常采取兩條路線:
第一條,吸氣時意識從“丹田”起,抄尾閭而過,向身后依次經(jīng)腰、背、頸而達于頭頂,再沿前額而下,止于舌尖。呼氣時, 一是從舌尖起,沿面前一次經(jīng)喉、胸、腹而止于“丹田”。這在氣功中稱為“陰陽循環(huán)一小周天”。
第二條,吸氣時意識從腳跟起,向身后順次經(jīng)腿、臀、腰、背、 頸而達于頭頂,再沿前額而下,至于舌尖。呼氣時,意識從舌尖起,向面前依次經(jīng)喉、胸、腹、腿止于腳底,這叫“陰陽循環(huán)一大周天”。
有拳師認為這兩種感覺就 是“氣沉丹田”和“氣貼背”,這是不符合現(xiàn)代科學的,無論如何這都是意識的作用,而不是什么“氣”。
(曉航注:經(jīng)絡系統(tǒng)在西方的解剖學中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因為解剖學是建立在死人基礎上,而經(jīng)絡系統(tǒng)和“氣”只有活人身上才存在。
所以在科學尚未完全弄清楚之前,我們不能輕易否定氣的存在,也不能輕易就 認定所謂“氣”就是意識。
否則的話,那針灸的原理如何解釋呢?如果都是意識,那干嘛還要借助于針灸這種工具呢?憑空自己想不就得了么?)
六、關于擴大預備式的鍛煉
太極拳的預備式是一項功夫,是太極拳的基礎和精髓之所在。
由預備式所確立的各項基本原則和身體姿勢,必須在行拳的全過程中得到貫徹而不能有所偏離。
因此,要 得到“無極”的功夫,不但要做專門的鍛煉,而且要花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苦練。
前輩拳家總是特別強調(diào)預備式的鍛煉,他們教授學生,必先以足夠的時間(一月、 兩月甚至更長)專門教授學生,并要求練到一定功夫之后才開始教練樁步和盤架子。自己練拳之前也先站上五分鐘至十分鐘的預備式。
太極拳這種在精神上寧靜和全身松弛的基礎上做深、慢、柔、勻的腹式呼吸訓練。
不拘時間、地點,一有機會便可以練,所謂坐、臥、立、行皆可行功,晚上睡前做此功,更有助于入睡。
練太極拳而且確有心得的人,他們比起一般人來更能經(jīng)受悲傷、憤怒、驚恐等不良情緒的襲擊,工作效率也比一般人要高,可以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而不降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