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現(xiàn)在熱門的健身運動之一,長期練習太極拳對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多的好處,所以練習它的人也是越來越多。那么下面小編也來為你介紹一下關于24式太極拳動作演練,趕緊學習一下吧!
24式太極拳
動作名稱:
十一、 單鞭
1、 右云勾手 2、轉身上步 3、弓步推掌
十二、 高探馬
1跟步翻掌 2、坐腿屈臂 3、虛步探掌
練習太極拳的好處:
二十四式太極拳是在傳統(tǒng)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按由簡入繁、循序漸進、易學易記的原則,去其繁難和重復動作,選取了二十四式,編成的簡化太極拳。其主要動作有野馬分鬃、摟膝拗步、倒卷肱、棚、捋、擠、按、單鞭、云手、左右蹬腳、獨立、穿梭、海底針、閃通臂、搬攔錘等。
太極拳結合了傳統(tǒng)導引、吐納的方法,著重練身、練氣、練意三者之間的緊密調協(xié)。練習時一方面可鍛鍊肌肉,舒筋活絡;另一方面又能透過呼吸與動作間的相互配合,對內臟加以按摩鍛鍊,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1、暢通經(jīng)絡、血管、淋巴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
因練太極拳的時間不會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帶氧運動一樣,能使血氣運行順暢。練了若干時間,會察覺有指尖麻軟發(fā)痹、關節(jié)微響、針刺、腹鳴等感覺。根據(jù)中國醫(yī)學理論認為這是經(jīng)絡暢通的反應。透過摟拗屈膝絞轉等運動,動脈血管得到適量擠壓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運行,增加氧氣的供應,也促進了淋巴系統(tǒng)的新陳代謝,加強了個人的抵抗力。
2、改進柔韌度、肌力及肌耐力
太極拳多以慢速走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加上重心交替變換,運行動作又多摟、拗、絞轉,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動如下勢、蹬腳等式子,能改善各關節(jié)的柔韌度。
3、提高心肺功能
練太極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實,透過深、長、細、緩、勻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氣量及遞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數(shù),確保氣體能充分交換,相對地提高了各器官的獲氧量。又因練太極拳時間較長(連打四次廿四式太極拳約需時廿多分鐘),此等帶氧性活動能訓練及提高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