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太極拳,我們需要理解它當中所蘊含的致勝玄機,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去學習和運功。那么太極拳是如何可以制敵的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述幾個簡單的要點,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太極拳中蘊含了許多克敵制勝的原理,我們需要加以理解和運用,下面為大家列舉四個要領(lǐng)。
一、誰先合,誰能贏
從總體上控制對方、包住對方、籠住對方?;蛴靡皇?、或用雙手、或用雙臂、或用雙肘、或用一手一肘、或用肘彎里側(cè)夾住對方、或上下配合別住對方……總之,凡是使對方處于背勢者,都屬于拿,都屬于合。
另外還需要強調(diào)的是一個“先”字,誰能先合,誰能贏。即要主動,首先要從精神上控制他、包圍他、藐視他,使他處于我的包圍圈之內(nèi)。合住他的目的,是使我雙手、或手肘、或手加腿,把力量合到對方的重心線上(即搶奪“大本營”),或是合在他力量的走向上(力點動向)。然后,隨他的動向而合力發(fā)之,以破壞他的平衡。他一旦失去平衡再來收拾就好辦了。
所以說,我們需要學會破壞敵方的重心,使其失去平衡。
既要順著他,又要控制他。用在戰(zhàn)略上就是說在應敵時,千方百計讓他落入我的包圍圈之內(nèi),用引誘之法也好,用聲東擊西之法也好,或在同他旋磨打轉(zhuǎn)過程中也好,總之就是趁他尚未知所措之時,盡快控制住他,不讓他使上勁來,然后再順勢借他的力氣將他消化。
當然,敵人往往也是千方百計合住你,所以要取勝的話就要靠你自己的“聽勁”本事了,當他欲合未合住之時,迅速用螺旋式的棚勁破之。決不能讓他合住我。因此,平時練拳必須注意聚精會神的合力之法,做到能開又能合。
二、化打合一,引進合一,點線合一
太極拳往往講求引化為先,先引化而后發(fā)放,其實這是初級功夫。高級功夫應該是化打合一,引進合一,化就是打,打就是化,使引化與進擊同步化,統(tǒng)一行動。
我們要合理運用好這層關(guān)系,才能實現(xiàn)更好的效果。
第一種功法(或第一種手法)是先引后發(fā)。即待對方來勁被我引化落空之后,我再將內(nèi)勁外力合而為一(意氣力三結(jié)合),合力發(fā)之。
第二種手法,是邊引邊進、或上引下進、左引右進等等。第三種是化打合一、引進合一。即一個引化動作之中也有進,也有打。打中有化,化中有打。
三、下塌外碾,力催其根
“下塌外碾”這句話可以形象地理解為到掌根的既沈又向前滾動的一種力量。太極拳,就是這樣一種破壞對方的根基的下塌的力量。太極拳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不在乎一手一足的重創(chuàng),而著眼于破壞其整體的平衡。
因此,在推手中,一方面努力鍛煉自己下盤的穩(wěn)固,力求接地之力,借地之力,鞏固自己的根節(jié);另一方面,與敵人一搭手,即著眼于他的腳,不論是從上盤、中盤、下盤人手,都要走下塌外碾之勁,力達其根,力摧其根。這是應敵時破壞其平衡的著眼點、著手點,也是落腳點。
四、依丹田內(nèi)轉(zhuǎn)的離心力,發(fā)揮人體立體螺旋之威力
人們常常把太極勁比做漩渦、旋風、鉆頭、龍捲風,所謂發(fā)勁,即依這種人體立體螺旋力量,把敵人棚出去。練太極拳就是要練成周身處處都是球,使來力感到觸處有圓;處處球切球;處處被滑掉,被棚出。
平時練拳時,即應注意以丹田(包括腰椎)為樞紐,依它的離心旋轉(zhuǎn)力,帶動周身,帶動四肢,所有運行非圓即弧,所有部位都似球、似蛇、似鉆頭、似導彈。大至周身,小至掌、拳、掌根、手指、手腕,以及大腿、小腿,都走螺旋勁,處處都是順逆滾動的、點線變換的螺旋體,從而在滾動中化掉來力,在纏繞中吃掉來力。
使對方感到加到我身上的勁不是被吃掉,就是被甩出去。仿佛發(fā)出的弧旋球一樣,使對方莫知所措。為此,平時練拳時,即注意大大小小的纏繞勁,一點也不要馬虎,絲絲入扣,纏到筋骨之內(nèi)。
平時練習推手,不論進退、化發(fā),都要鍛煉走螺旋勁,腰如門軸,雙手如“轉(zhuǎn)子門”,充分發(fā)揮腰部的離心力,使對方感到處處背勢,非輸不可。但“兵貴神速”,平時打拳時的慢動作是不行的。
所以,要練單式發(fā)勁、練快速螺旋勁,快到“迅雷不及掩耳”。當然,爲了腰活,還必須鍛煉松胯。從以上講述的七點來做的話,相信可以極大的發(fā)揮太極拳的特色,練太極拳的人,除了健身目的之外,如果要想全面繼承太極拳的固有功能,就必須下功夫鉆研和鍛煉太極推手和散打等防身應敵之技擊本領(lǐng)。我們既要練拳架,又要練推手,既要練推手,又要練散打,從而練出一種完整應敵的高級本領(l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