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有“步不穩(wěn)則拳亂”之說,此外,在練武時又有“步賽粘”、“站如松”等要求??梢?ldquo;步”的穩(wěn)固扎實在武術練習中是相當重要的。
初學者在練習武術時,常感步子站不穩(wěn),平衡動作停不住,做弓、馬、虛、仆、歇等步型動作時,如被人稍一碰,就會倒地或步子移動。
“步”怎樣才能穩(wěn)呢
一般來說,武術中“步”的穩(wěn)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靜定”時的穩(wěn),二是在“動迅”中的穩(wěn)。前者是要求步型靜止姿勢的穩(wěn)定,后者則是要求在快速的步法變換中,也要掌握好身體的重心。
當步型不穩(wěn)時,首先要檢查自己的動作是否符合正確的技術要求。武術基本步型的技術要領,是武術行家根據前人的實踐經驗而總結出來的,其本身就包括了穩(wěn)定的因素,符合生物力學的科學原理。
初學者完成步型時(以長拳的5種基本步型為例),常易犯以下的毛病:在練習弓步時,常常后腿彎曲,沒有挺膝蹬直,后腳腳掌掀起或腳跟離地,有的前腿弓得不足,有的人又前弓過分,使膝部超過腳尖,兩腳前后太直地站在一條軸線上,這樣重心極易不穩(wěn)。
在練習馬步時,往往兩腳距離不符合要求,步子過大或過小,兩腿屈膝半蹲時,大腿沒有接近水平,兩腳尖外撇,沒有正對前方。
在練習虛步時,后腿蹲不下去,身體重心前移,前腳不是虛點地面,弓腰撅臀或仰身送髖等等。在做仆步的時候,全蹲腿蹲不下去,腳后跟提起,平仆腿不直,腳外側掀起,腳尖上翹外展,未達全腳掌著地要求。
做歇步的時候,兩腿蹲不下去,身體挺得太直等。
出現以上這些毛病,其原因有三:一是練習者對正確的動作要領理解不清,二是髖、膝、踝關節(jié)的柔韌性太差,所以經常出現蹲不下去,掀掌拔跟的毛病,三是腿部力量不強,蹲不住,致使身體重心過高。
針對這些毛病,除了進一步加強對步型的正確理解外,還要注意加強下肢柔韌性的練習。經常做壓、踢、搬、劈、控、耗腿練習,可提高髖和膝關節(jié)的柔韌性,經常柔活踝關節(jié)。
做雙腿并攏,快速曲膝全蹲,及盡量繃直腳面跪壓或盡量勾壓腳尖等,可提高踝關節(jié)的柔韌性。為了增強腿部力量,做到“步賽粘”、“站如松”,初學者在練習步型時,可以先用單手或雙手扶住一定高度的物體,如墻、樹、肋木、欄桿等。
然后漸漸地延長練習時間,做到步型動作不但正確,而且穩(wěn)固。
另外,還可選用站樁,快速奔跑。登高跑樓梯,立定跳遠、負重壓腿等練習來發(fā)展下肢力量。只要練習者堅持不懈地鍛煉,隨著日月的增長,腿部力量不斷地得到加強,練武時也就會“步”穩(wěn)了。
如何在武式太極拳的步法變換中做到穩(wěn)健
在步法的變換中要做到穩(wěn)健,則需要做到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要掌握好運動中的重心。運動中重心的掌握主要在于上下的協調,軀干和步法的配合。
決不能步走身留,也不能身動步滯。必須做到步隨身活,手隨步開。二是要注意呼吸運用要得法。
初學者在練習時,為了表現自己的發(fā)勁,往往會咬牙切齒,拼命用力,動作顯得非常僵硬,呼吸和動作結合得不好,很容易“氣血上涌”,造成呼吸短促,頭重腳輕,動作漂浮。
再加上沒有很好地控制身體重心,“步”也不可能穩(wěn),特別是平衡動作站不穩(wěn)。
武式太極拳練習時候的呼吸方法
一般地說,練習長拳的呼吸方法有“提、托、聚、沉”四種,在練武時應根據不同的動作,運用不同的呼吸方法。
如在練 “仆步穿堂接提膝亮掌”動作時,因它是由低勢動作轉到高勢動作,所以應用“提”氣。同時支撐腿的腳趾用力抓地,充分利用全腳掌支撐,并快速挺膝伸直,另一腿屈膝盡量抬高,腳面繃平,頭向上頂,這樣動作就容易穩(wěn)健。
在練習武式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這類拳種時,則始終要注意氣沉丹田。
在做難度較高的燕式平衡或探海動作時,更要求挺胸抬頭,上肢舒展。實踐經驗告訴我們,掌握好頭部動作,呼吸得法,全腳支撐,很好地控制身體重心,就能把平衡動作完成得穩(wěn)定、優(yōu)美。
至于有些人在平時練武時尚能做到身正步穩(wěn),可一到表演或比賽等關鍵時刻就“步”不穩(wěn)了,要避免這種現象,除了加強基本功練習,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外,還需要特別加強心理訓練,不斷提高文化修養(yǎng),這里就不多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