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馬分鬃因其運動狀態(tài)與奔馳野馬的鬃毛左右分披相似而得名,拳式舒展,你知道練習野馬分鬃是應該注意什么嗎?技術要領什么呢?趕緊來看看吧!
動作過程
(一)右野馬分鬃
1.身體右轉,左腳尖里扣踏實,重心漸全部移于左腿,右腳收回經(jīng)左踝關節(jié)側向前提起虛懸。同時,左掌微內旋,向右屈肘弧形移于左胸前,掌心斜朝下;右吊手變掌外旋,自右向下、向左弧形抄至腹前,掌心翻至斜朝上,與左掌相合,兩臂皆呈弧形。眼神關顧左掌
2.右腳緩緩向右前邁出,先以足跟著地,隨重心漸前移于右腿全腳踏實,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時,右掌掌心斜朝上,隨勢向右上方以橈骨一側弧形捌出,高與眉齊;左掌向左弧形下采至左胯旁。眼神關顧右掌捌出,并稍先于右掌到達右前方
(二)左野馬分鬃
1.身體微右轉,右腳尖外撇踏實,重心漸全部移于右腿,右腿坐實,左腳經(jīng)右踝關節(jié)內側向前提起虛懸。同時,右掌內旋,隨勢屈肘弧形移于右胸前,掌心漸翻至斜朝下;左掌外旋,向右弧形抄至腹前,掌心漸翻至斜朝上,與右掌相合,兩臂皆成弧形。眼隨轉體平視轉移,眼神關顧右掌
2.身體漸左轉,左腳緩緩向左前邁出,先以足跟著地,隨重心漸前移于左腿全腳踏實,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同時,左掌掌心斜朝上隨勢向左上方以橈骨一側弧形捌出,高與眉齊;右掌向右弧形下采至右胯旁。眼神關顧左掌挒出,并稍先于左掌到達左前方。
(三)右野馬分鬃
1.身體微左轉,左腳尖外撇踏實,重心漸全部移于左腿,左腿坐實,右腳經(jīng)左踝關節(jié)內側向前提起虛懸。同時,左掌內旋,隨勢屈肘弧形移于左胸前,掌心漸翻至斜朝下;右掌外旋,向左弧形抄至腹前,掌心漸翻至斜朝上,與左掌相合,兩臂皆成弧形。眼隨轉體平視轉移,眼神關顧左掌
2.身體漸右轉,右腳緩緩向右前邁出,先以足跟著地,隨重心漸前移于右腿全腳踏實,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時,右掌掌心斜朝上隨勢向右上方以橈骨一側弧形挒出,高與眉齊;左掌向左弧形下采至左胯旁。眼神關顧右掌捌出,并稍先于右掌到達右前方。
技術要領
1.歌曰: “野馬分鬃奔向前,連環(huán)套跌夾叉飛。”其一,說明此勢兩手的分捌,猶如野馬奔騰中迎風分鬃,左右披瀉分挒,發(fā)力在腰,上下九節(jié)勁,節(jié)節(jié)腰中發(fā)。腰力運用得當,才能使發(fā)出的勁均衡完整,專注一方。其二,說明野馬分鬃所用的弓步是進身套步,即把我的前腳套在對方前腳的外側(進步宜深),但雙方必須形成“順步"(即用我左腳套彼右腳,或以我右腳套彼左腳),才能合勢。這種弓步的橫距比“摟膝拗步"等勢所采用的標準弓步會寬一些,而相對的直距就會略短。這是由實際的用途所決定的。如弓步的橫距太小,則根本無法套步,也就無法分捌,因步法、步型是由著法所決定的,必須與相應的著法相適配。同時如橫距太小,就會自立不穩(wěn),拳諺說: “自立不穩(wěn),如何發(fā)人;下盤不靈,何來輕靈?"這樣就不能使分挒的手出勁有力,也就達不到挒的效果。其三,說明弓腿進身必須在前捌手與弓出腿之間形成夾叉之勢。即我以前腿邁進敵前腿外側身后,以前臂進抵其胸后,在我前捌手與弓出腿之間形成夾叉之勢。即捌手與弓腿上下間形成一個移位的樹丫叉形勢,憑借步趨身擁、腰腿齊發(fā)的肩膊前靠之勁,勢如野馬分鬃奔騰,勢涌勁沖,勁起腳根,由腳而腿而腰而脊而手,完整一氣,將敵的根力拔起,叉夾擲跌出去。而不能光靠手的局部挒勁。因局部的勁是無能為力的。.
2.左右野馬分鬃的次數(shù)為奇數(shù),一般為三或五次。以右勢始亦由右勢終,動作雖分左右,但每勢之間不能分割停頓,而是要勢勢相承,著著貫穿,一勢緊接一勢、連貫圓活。但也要避免一勢之手足等尚未到位,就接下一個動作,致使動作走過場。
3.前分捌手的路線是先向前再向外(右手偏右,左手偏左)。這是因為野馬分鬃用的是挒手,屬奇法。而捌勁的先決條件是將敵的根力松動拔起。所以須先憑借腿腰齊發(fā)的肩膊前靠之勁將敵根力松動拔起,這樣手隨身走,必是先向前,待敵的根力松動,再向外施以捌勁,如此方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技擊效果。
4.動作要做到開合有序,上下相隨,勁力通透順達,心、意、氣、勁、神完整歸一。陰陽相濟,虛實分明。不僅身、手、步要求分清虛實,而且要求內部和外部的虛實轉換相一致,尤其需要注意兩腿的虛實轉換和腰襠的虛實變換相協(xié)調。轉換得越細膩、配合得越協(xié)調,意氣就越換得靈,就越會“氣遍身軀不稍滯”,動作乃有圓活之趣。所以,演練者一定要做
到全身松沉,正中挺拔,頭虛頂,襠提落,松腰落胯,屈膝下蹲,實腿(腳)碾轉,一腿坐實,另一腿才緩緩提起慢慢邁出,在腳跟未落地前,重心不能改變,做到起落輕盈,邁步如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