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式太極拳,是中國傳統(tǒng)的太極拳流派之一,其特點也較為鮮明,下面小編就以孫式太極拳十大辯證關系的前三種和大家做介紹,希望大家可以可以通過閱讀本文進一步提高對孫式太極拳的認識。
太極拳既是一門武功,又與哲學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其當中也蘊含了各種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
具體表現在十個方面:快與慢。剛與柔。長與短。穩(wěn)與靈。松與緊。曲與直。伸與縮?;c打。虛與實。動與靜。矛盾的兩方面中哪一個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哪一個都不可過與不及。正確處理好這些關系,是提高練拳效果的重要途徑。
快與慢
對于外行來說,慢慢悠悠的太極拳怎么能稱為拳呢?殊不知太極拳之妙就在這個慢上,要慢練快用,先慢后快。慢為體,快為用。
慢與快是相對的,由慢至快需講究過程性。
不慢不足以體會拳之內勁,不慢不足以去掉虛浮之氣,囫圇吞棗,浮光掠影,只可作欺人之花拳秀腿。慢之難有甚于快者,不信請試以走路。
只要是正常人而非腿部殘疾者都會走路,這有何難?然而,若讓你將腳慢慢邁出,輕輕放下,緩緩向前移動重心,則立刻會覺得搖晃不穩(wěn)??焖偬咄仁侨硕紩蛏咸?,而且還要抬得高,那就要專門訓練了。
慢練對身體的要求高,實際上的難度要大得多。只有待慢練日久,周身一體,調控自如了,才有可能由慢入快。
所以說,由慢至快需講究循序漸進,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行。
這個過程不是人為的,不是練者今天想練快就練快,想練慢就練慢,而是你的功夫到了那個地步,慢的功夫深厚了,才有可能快。這時的快才是有根的快,是收放自如的快,是可用的快。
這就如同練習書法,必須從楷書一筆一劃地開始,真正的書法家沒有不會楷書的,由楷書而行書而草書,一開始就草,充其量也就是一團亂草罷了。
所以練太極拳一定要從慢開始,所謂慢工出細活,把基礎打牢。但慢決不是我們的目的,若只一味陶醉在慢中,只會慢,不會快,也不足以稱為太極拳。因為是拳就是要用的,用時非快不可。
在實際練拳中也要掌握慢的度,慢而不滯,也就是不能有停頓的感覺,特別是在動作的轉折處。練拳不是越慢越好,與其那樣,不如停下來站樁算了,然而這兩者之間誰也不能代替誰,各有各的功效。走拳架是體會拳的用法,太慢了,停頓了,養(yǎng)成了習慣,將來真的用起來就出不去手了。所謂“行云流水,綿綿不絕”,就是說不可有停頓、滯澀之感。
剛與柔
剛為骨,柔為肉。剛為本,柔為用。先剛后柔,由剛入柔。無剛不足以談柔,無剛之柔必軟而無力;無柔不足以養(yǎng)剛,無柔之剛必脆而不堅。
太極拳也要談剛么?當然。所謂剛,不是硬,而是內外充實,筋骨強健,節(jié)節(jié)貫穿,八面支撐,不在一手一足之堅硬,而在周身整體之勁整。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
一開始練剛勁時,后天血氣之力必不可少,也就是濁氣拙力在所難免,隨著功夫的日深,有用的勁力越來越多,而無用的勁力越來越少,剛勁漸成矣。這就如雕塑,去掉的無用之物越多,就越接近成功。
一位舞蹈家說過:“要跳好舞,不在你用了多少力,而在你少用了多少力。”拳術亦然。功夫的深淺不在你多用了多少力,而在你少用了多少無用的力。因為多余的力不但無用,而且有害,它們就是捆綁你自己的無形繩索。拳經中所說的“為拘魔所捆”,就是指的多余的力。
只有去掉的無用之力越多,才能保證自身體能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用到需要的地方去,做到周身一體,取得效益大化。
長與短
長者,遠也;短者,近也。意有長短,手也有長短。放人意要長,發(fā)力手要短。放長護短。練長用短。
能短者方能用長,無長不足以護短。長有短處,短有長處。與人交手,手不是越長越好,能伸出一寸奏效,決不伸出兩寸。手伸得越長,離自己的根節(jié)越遠,越容易失去控制,越易為人所制。
功夫越大的人,才越敢于將手放出去。拳經上經常說在做動作時要將手“極力伸出”、“到極處”等,就是要鍛煉放長的能力,所謂“筋長力大”是也,只有平時將筋抻出來,到用時才能放的出去。平時練習,站樁也好,打太極拳也好,向外開時,意念都要盡量放遠,越遠越好。
俗語說,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練拳也如此,意念若放不出去,動作也必出不去。拳經云,先求舒展,后求緊湊。就是說要先長后短,先把順勁打好,把開勁打好,把長勁打好;然后再練逆勁,合勁,短勁。
意念與勁力的放遠寧可能而不用,而不可用而無能。鷹有時比雞飛得還低,但雞永遠也飛不了鷹那樣高。真正放人出去,只是寸勁,即放得出與放不出,只在方寸之間。其余的所有動作都是為其做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