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中國傳統(tǒng)武術,當今人們習練太極拳能緩解壓力,健腦益智。太極拳的運動特點輕靈圓活,男女老少皆宜。太極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人們每天必備的運動,下面隨著太極拳了解一下,練太極拳身體放長的生理作用。
練太極拳身體放長的生理作用
練太極拳能有效鍛煉身體,對肌肉和骨骼均有影響,每天堅持練習可增強肌肉彈性,并且還能提高骨骼韌性。
實驗證明,人體肌肉在受力時,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伸長,但當引起伸長的外因去掉后,它就立刻恢復原狀,這是肌肉本身固有的彈性。一般常見的運動,就是鍛煉和提高這種彈性。
肌肉的這種彈性收縮可放長,可使肌肉的收放能力得到良好的鍛煉,可使肌肉內密集的微血管網(wǎng)通暢,增強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刺激身體內一切生命過程。還可使體內得到更多的氧,同時還能提高各組織器官對氧的利用。
太極拳不是一向單純的肢體運動,它外部表現(xiàn)的是神氣鼓蕩,姿勢復雜多變,隱于內的是神聚氣斂。
要做到神聚氣斂就先要心能虛靜,心能靜,則全體皆靜。周身皆靈,五官百骸皆從心也。
身心虛靜,則神能安寧,神寧心靜則念有所止,念有所止則氣有所歸,一念不思,一物無有,周身內外一片空靈,中氣存于中,虛靈含于內。
靜待其動有三層意思
一是在站樁時或練拳時的預備一式中,靜待“機”動,此乃先天之機的發(fā)動,氣動則太極生,此時開始練拳妙。
練習太極拳要做到一動則全動,一動無不動,太極拳要求全身協(xié)調運動,帶動身體每個部位。
二是在行拳時,一勢既完,靜待下一勢之“勢”動,即動而復靜,靜中有預動之勢,內氣若能運到十分充足則下勢之機自然躍躍欲動。
三是在推手較技時的靜待“彼”動,即舍己從人,彼不動,己不動,彼欲動,己先動。
此外,太極拳不僅內外俱練,而且還在整個身肢放長情況下進行著絞來絞去的螺旋形順逆纏絲運動。
這樣不但使肌肉本身的彈性得到良好的鍛煉,并且提高了血液回圈的速度,因此,就能消除因血行受滯而引起的病癥。這就是太極拳因心神虛靜,放長身肢和提起全部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之一。
太極拳的練習既是動中求靜,亦是靜中求動,雖動而靜,視靜猶動,待拳勢動作純熟,通順連貫,協(xié)調以后,要平心靜氣的以意運氣,輕輕開始,慢慢運行,默默停止,靜心想著陰陽開合,靜心聽著天機流動,靜心感受著浩氣流轉,周身上下,渾然一體,四肢百骸,團聚一家,如此行拳,直到“得意忘形”不知身之為我,我之有身,惟心中一片覺明景象,逐漸達到始于無形,歸于無跡的太極太和之原象。
太極拳的功夫基本的體現(xiàn)有兩個方面,一是祛病延年的養(yǎng)生功夫,二是強身防衛(wèi)的技擊功夫,二者統(tǒng)一,才能顯出太極拳的基本功效。太極拳之所以有顯著的醫(yī)療健身功效和巧妙的技擊功夫,其原因就在于貫穿始終的心神虛靜。
無論是站樁、練拳還是推手,都要思想集中,精神蘊蓄,心靜神寧,雜念不起,全神貫注于“陰陽自然開合,天機自然運行”之中,逐漸達到內動外靜,外動內靜的效果。而且越練越虛靈,物我兩忘,一片神行。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
既消除疲勞,又益智補腦,使中軀神經(jīng)得到更好的調節(jié),血液回圈和新陳代謝的能力得到提高,從而較好地調節(jié)臟腑機能,生理調節(jié)達到佳狀態(tài),有病則除,無病養(yǎng)生,增強體質,延年益壽。
太極拳養(yǎng)生好處
1.有助于消除疲勞,特別是大腦可以得到凈化和調整,思維清晰。同時,四肢百骸普遍受到良性功能刺激,各系統(tǒng)器官功能協(xié)調、心理狀態(tài)和生理狀態(tài)平衡,大大增強免疫力。
2.有利于氣血經(jīng)絡暢通,達到舒筋活血,促進新陳代謝,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氣滯血糖等副作用。
3.有利于動作轉換的輕靈、協(xié)調,否則,就顯得僵硬、笨拙。
4.便于內氣下沉,上虛下實。既有利于身體穩(wěn)固,又有利于發(fā)力扎實,因此,也可以說,不會放松,發(fā)力就不會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