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我們時刻都在進行的運動,而呼吸所產(chǎn)生的叫氣。太極拳的特點是呼吸,初學太極拳不能憋氣,要學會自然呼吸。習練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下面隨著太極拳教程,了解太極拳氣的三個階段。
太極拳氣的三個階段
太極拳中運用的氣指的是口鼻呼吸之氣,修煉到不同程度,呼吸的感覺也是不同的,才能真正的做到內在氣息的細勻長。
此氣來自于先天,是生命之源的“真氣”,也稱“元氣”前輩健侯公就太極拳之氣的修煉相應地指出練拳時要“不呼不吸”。
不呼不吸是不以呼吸二氣為念練拳,并非摒息閉氣。這樣在練拳時才不會提著氣,使氣含于胸部產(chǎn)生氣滯。
初學太極拳要學會自然呼吸,使呼吸配合動作,協(xié)調運動,這樣才能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作用。
初級階段
學練內氣催姿勢時,內氣的運行往往夾雜著呼吸之氣,是以肌肉的繃張之圓來促內氣,長此練習亦得不到真的內氣。
必須要有“松散”之意的引領,意氣相融在體內周流,自己毫無覺察和感觸,而自然運行鼓蕩,故拳論中有“有氣則滯、無氣尚剛”的說法。有氣是指有呼吸之氣的阻礙而使內氣的運行不能自然流暢“則滯;“無氣”則是指修煉到?jīng)]有呼吸之氣的攙雜階段,才能體現(xiàn)到內氣的運行暢通無阻之剛強“尚剛”。
中級階段
是內功繼“松散”進入“通”的階段。松是縱向的而散是橫向的,“松”比較容易做到,而橫向的“散”因受身體條件的限制,有些部位不易做到,致使“松散”不能均衡,“通”也很難實現(xiàn)。
氣的形成在太極拳的每個階段都是不同的,由淺到深,隨著太極拳呼吸的加深,氣會變得深沉、細、長。
例如內氣由兩胯通向兩大腿時即受阻,無論如何也不能通達兩小腿,形成大半截練拳。解決這一問題的奧秘是胯圈松散,使內氣向四周通出,形成無邊無沿的胯氣圈,使雙腿亦隨之散出范圍與軀干幾乎相同的氣勢。
這樣內氣與外氣相互融通,形成內氣促使、外氣引領的一種無形動力,便可在周身上下通行無阻。
高級階段
達到“身空、氣通”的境界,身空是全無身體邊緣的感覺,氣在人體任何部位都能直來直往,人體的每個毛孔都能滲入、溢出所需所棄之氣體,自身毫無察覺、更意識不到。
氣在體內外廣泛高速地交融,源源不斷地提供生命所需的元氣,使精力旺盛、氣勢充沛、一身舒適、萬法自通。
太極拳調息方法
在第一階段,即初學階段,這時應當主要采用自然調息法,要求做到順其自然,通過調節(jié)呼吸消除緊張,緩解壓九形體舒松自然。
在這個階段練習者應要細致的看師傅的動作演練,熟記動作要領和套路等,但不能太過注重呼吸,因為練習者這個階段還不能接受,容易出問題。
在練習太極拳的招式的時候,所有的動作都需要符合一呼一吸的原則。
可是在初練拳時,仍應強調動作與呼吸自然結合,不應拘泥執(zhí)著,這樣才符合“氣以直養(yǎng)而無害“的要求。
第二個層次即練拳達到動作比較規(guī)范、套路比較熟練的程度后,就要逐步采用逆式調息法,即腹式呼吸。此時要求隨著練拳動作的升、降、開、合,小腹有松有收,呼吸做到逐漸跟隨動作,配合動作,氣沉丹田,內氣運行。
太極拳的呼吸主要有三種,當練習到一定程度后,呼吸自然會發(fā)生改變,掌握好內功心法,可以使呼吸變得深長。
第三個層次即練拳達到動作相當規(guī)范、套路相當熟練后,就要求修習者在采用逆式調息法時,深入體會吐納與太極拳每個動作的開合的密切配合。
在這個階段,無論是什么動作,都需要讓自己的內氣變的充沛,也格外需要注意呼吸的動作。這時動作與呼吸的關系是主與從的關系,呼吸緊跟動作、配合動作,是腹肌運動的結果。
腹肌運動加強了丹田氣,為力由脊發(fā)提供能源,這就是”腰為第一主宰,丹田為第一賓輔”,這就是虛其心,實其腹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