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楊澄甫教拳授徒,強調(diào)多的也是一個松字。他常說:“松、松、松,我不跟你說,三輩子也學(xué)不到。”
他看弟子練拳半天可以不說一句話,但一個“松”字有時要說幾十次。這種大松大柔,綿里藏針的行拳走架風(fēng)格,也符合中國道教鼻祖老子柔弱勝于剛強,無為而治的哲學(xué)思想。
四、行功速度均勻
有的太極門派強調(diào)快慢相間,發(fā)力剛猛,而楊氏太極拳85式則強調(diào)慢、柔,而且特別強調(diào)速度要均勻,忌諱動作時快時慢,架子忽高忽低。
速度均勻既包括從起勢到收勢的整個套路,也包括單式動作手腳運行與配合的速度,還包括上一個動作與下一個動作的過渡銜接自然協(xié)調(diào)。
一套八十五式傳統(tǒng)套路打下來大約需要22分鐘,下盤功夫好的可以打到40分鐘到一個小時,而且起勢時的速度就決定了整個拳架套路的速度,全部套路速度始終如一,“邁步似貓行,運勁如抽絲”。
要求動作轉(zhuǎn)換時,徐徐地倒換重心,輕起輕落,點起點落,快慢始終如一,而不主張“快慢相間”,行功走架速度均勻,是楊氏太極拳85式的獨到之處。
雖然個別動作可以做得稍快一些,但從總體上說好似行云流水,速度均勻。即便是轉(zhuǎn)身雙擺蓮和轉(zhuǎn)身左蹬腳等動作,也仍然強調(diào)速度均勻。
五、招式虛實分明
楊澄甫在《太極拳說十要》一文中,開宗明義的提出太極拳術(shù)以分虛實為第一要義,把分清虛實擺到頭等位置,可見分清虛實對于習(xí)練楊氏太極拳85式之重要。
楊式85式太極拳從頭到尾,每招每式都要求做到虛實分明,而且絕大多數(shù)動作都是一個腿承擔大部分體重。
當全身重量坐在右腿時,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當全身坐在左腿時,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兩腿平均承擔體重的動作是極個別的。
除了起勢、云手、右打虎勢轉(zhuǎn)回身右蹬腳的過渡動作中有短暫的馬步外,其余幾乎都是一腿虛一腿實。
而且楊氏太極拳85式中的虛實相互轉(zhuǎn)換,又都是由半虛半實、半實半虛到全虛全實,全實全虛的逐漸轉(zhuǎn)移。
比如腳踏地面的由虛變實,前進時腳跟先著地,腳掌、腳指依次著地,后才全部踏實;后退時腳尖先落地,腳掌、腳跟依次著地,后才全腳踏實,就像太極圖當中陰陽魚相互消長的情形一樣。
這種虛實分明的拳架特點,在楊氏太極拳85式的整個套路中非常突出。
六、周身圓活連貫
“圓”,是說太極拳所有動作都走弧形的半圓;“活”,是說動作不呆滯,上下相隨,步隨身換,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也隨之而動,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
太極之圓猶如一個三維空間的球體,觸動任何一個點都會引起整個球體周身的轉(zhuǎn)動和位移,挨著何處何處轉(zhuǎn);“連貫”,是動作之間銜接非常緊密,沒有明顯的斷檔現(xiàn)象,如行云流水,滔滔長江波浪,連綿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