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功夫分為上、中、下盤,你知道上盤功夫怎么練么?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吧!說不定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上盤
頭頂至項部為上盤,包括眼、耳、鼻、口、舌、齒、下顎面部等部位。上盤是領著全身運動的機構,分別介紹如下:
項:頭頂正中的百會穴是頂勁的中心,應當虛向上領,如同懸起來一樣。頂勁領好,則全身輕靈,拳歌所謂“滿身輕利”的意思。
眼:是傳達思想、指揮動作、觀察情況的功能。應當平視的注意力,應當以假設對手的方向為主。也就是步法前進的方向。
眼法是有進無退的(所以退行的步法,如倒卷肱,仍勁的軸心,身轉(zhuǎn)而眼法不變,則外柔而內(nèi)剛,由于身轉(zhuǎn)而勁向勁而不丟。當然勁的丟、頂與全體的纏法配合,還有以乃虛實轉(zhuǎn)換在內(nèi)勁方面的。關鍵所在,學者應當特別重視眼法,至于眼法應以步與身法的配合也有順逆及眼法與剛柔、丟頂?shù)年P系。前人未曾,系我從實踐中存取發(fā)現(xiàn),是否正確尚待研究。
耳:耳應輔助目光所不及見之處,要經(jīng)常注意聽身旁及身后,練拳時心靜身專,耳自聰敏,身后略有響動,便可察覺。
鼻:鼻主呼吸,呼吸應當細勻深長,所謂“調(diào)息綿”。
口:口唇應自然閉住,不可張開。當發(fā)勁時,可以用口吐氣,或發(fā)聲以加強發(fā)勁,但不可以口吸氣。因寒氣深入肺部,容易引起咳嗽。
齒:應自然合住,但不可作咬牙切齒之狀。
舌:應平貼上顎,則口不干,亦不會多出津液。有的主張用舌尖抵于上顎,舌下津液生出,隨時咽下。我認為不合練拳時的需要。因為一方面全體運動,一方面又咽津液,就會影響氣的呼吸運行。好是不用“抵”法,而用“平貼”法為宜。
下顎:應微向內(nèi)收,則項易豎直,頂勁亦正。不然,就會出現(xiàn)揚頭之弊
項:應豎起來,但不可用力而僵硬,以免失去靈活性。
面部:應當嚴肅而活潑,有的偏于呆滯,還有人宣傳某拳師當練拳時面部顯出冷笑或怒容,以表現(xiàn)威力,我認為還是宜怠,應當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