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拳講勁是太極拳中的高深教學方式,是對太極拳招式深入的剖析,你知道太極拳的“拆拳講勁”嗎?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從太極拳流行于世的那天起,有關于太極拳是否僅用意而不用力、怎樣用力、力從何而來的爭論從未停止過,近十年爭論尤為激烈。一方是以楊澄浦再傳弟子、四川 的張義敬先生主張的太極拳應大松大軟,另一方則是筆者的師叔、當代太極拳理論家、武氏太極拳的傳人王善德先生提出的針鋒相對的論點,既大松大軟、絲毫不用 力則打不了太極拳。“拆拳講勁”,是以一個式子、一個式子詳細講解太極拳的勁點、勁別、勁路、變化及整體勁力結構的程序,在過去,是不傳之秘,就是現(xiàn)在,也不見得有哪位師傅能開誠布公地給弟子們詳解此中秘訣。
人體五弓之說早見于少林拳學。明末太極拳術流行于世后,逐漸衍生出陰陽、蓄發(fā)、開合等理論,至武禹襄和李亦畬則明確提出“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fā)功如 放箭”的太極拳勁力運用準則,并留有身備五弓圖傳世。主張?zhí)珮O拳應大松大軟的四川李雅軒先生在回憶其師楊澄浦發(fā)勁時曾這樣描述:“是以腰脊之力,丹田之 氣,周身整個之勁,是往下陡然一坐,往前陡然鼓勁,又像是往前一縱,往前一彈,往前一吐的神氣,所以被打者如觸電一樣而崩出。”其實這就是五弓之力的蓄發(fā) 過程,雖然李雅軒及其傳人在拳學著述中一再強調太極拳不能用絲毫之勁,并避開身備五弓的發(fā)勁環(huán)節(jié),但在實際打手應用中卻不能脫離五弓蓄發(fā)之合力。甚至行拳 走架每一虛實轉換,楊式、武式和吳式均主張:實腿要向下松沉,借的地力后,襠成弧形向前移動。這中勁起于腳跟的蓄發(fā)開合過程在各派太極拳里實質都是一樣 的,不過是在闡述上略有不同而已。
吳式太級對一身具五弓之說強調的程度不及武式太級,但也主張走架時要有身備五弓的意念;而武式太極則反復強調五弓之力的蓄發(fā)與走架時起承開合之關系,且在練拳的各個階段均有不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