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靜用意
(一)以意行氣
陳鑫所著陳式太極拳圖說中,有運動氣機圖,說明心如將軍發(fā)令,意為傳令,氣為兵;將軍一出令,則士卒皆聽命;清氣上升行于手,濁氣下降行于足,氣皆行到指頭,乃正氣之上行下行似兩橛,其實一氣貫通也。
因之謂以意行氣,所以練太極拳要用意,行氣,不能用力。每一動作,先要意動,然后形動,這樣纔能做到所謂︰“意到氣到,氣到勁到。”所以說︰太極拳的鍛煉方法是用意不用力的。
我們日常用語所說的心,如說心里想要怎樣怎樣,做事要用心等等,這個“心”字可以說指的就是“腦”,有時把“心意”連稱為一詞,因之以意行氣,也可以說以心行氣。
所以太極拳的用意,可以解釋為腦的想象作用。“心”古稱主思慮,也就是腦的代稱,“意”字可解釋為“意識”,即精神現(xiàn)象,所有如知覺、記憶、想象,都是“意識”,與“心”字同義,所以“用意”就是用腦來想象。
因之太極拳的用意,如果說意欲行氣,就要作行氣的想象,久而久之,這個想象力就能支配生理作用,真的有氣在行,這就是以意行氣的方法,說來很簡單,但是實行起來,不太容易,先要心靜,心靜則意專而誠,纔能見功。
因此練太極拳的天天盤架子,天天想象氣隨著動作的屈伸向外內收,經過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作用,由腦脊髓神經的發(fā)出沖動作用到達肌肉,使之放松與收縮。
這樣日日鍛煉,先由用心注意而成自然,漸漸練架子每一動作,祇要意念上想到某一部位,就可產生氣的活動,這就是做到了意到氣到。
陳鑫說︰“學者上場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氣,兩手下垂,身樁端正,兩足并齊,心中一物無所著,一念無所思,穆穆皇皇,渾然如大混沌無極景象。故其形無可名,名之曰無極,象形也。”
又說︰“打拳上場后,手足雖未運動,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陰陽開合之機,消息盈虛之數(shù),已俱寓于心腹之內。
此時壹志凝神,專主于敬,而陰陽開合,消息盈虛特未之形耳,時無可名,亦名之曰太極,言此以示學者,初上場時,先洗心滌慮,去其妄念,平心靜氣,以待其動,如此而后可以學拳。”
這是陳鑫從太極拳方面來解釋“無極”和“太極”,也就是說明心靜用意。練太極拳時,在未動之前,要端正姿勢,呼吸自然,意存丹田,摒除雜念,耳如不聞,視而不見,是處于一種無思無慮的狀態(tài),然后覺得全身都安排妥了,俗語所說的都“落位”了,同時自己覺得已經心平氣和了,然后可以開始動作。
既動之后,要全神貫注地不斷用意來引導每一動作;動作過程中,內部與外形的開合虛實,和旋轉變換時要上下相隨與內外合一,都是用意來指導完成的。
初學拳時,由于要邊想邊做,往往顧此失彼,精神容易緊張,經過相當時間的練習,等到動作熟練以后,思想就能專一,心意自然會靜下來,達到心靜用意地步,不論在健身和技擊方面,纔能得到效果,所以這個心靜用意的原則,在太極拳鍛煉過程中,始終要遵守的。
(二)以氣運身
心靜用意是練太極拳的首要原則,上面已經把如何叫作“意”,和用意的方法說明了。如果能夠用意,就能行氣,再進一步講以氣運身,先要說明的,“氣”是什么﹖
所謂︰“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的“氣”,不是我們平常那種肺呼吸的空氣的“氣”,是一種內氣,是在人身經絡中通行的氣,中醫(yī)稱作“元氣”或“正氣”,認為是從母胎中秉承下來的一種先天氣。
這種“氣”陳鑫稱作“中氣”,他解釋為人所秉受于天,本來之元氣,稱之謂“太和元氣”,是一種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中氣”,是一種不剛不柔,至當卻好的“正氣”。
陳鑫又說︰“氣之在體,無不充周,而其統(tǒng)率在心,心氣一發(fā),能先聽命者,腎中之志;心機一動,志則順其心之所向,而五官百骸皆隨之而往焉。”此即說明“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的道理。
練習拳架時,如意欲將手向前按時,就先要有向前按的想象,如要欲沉氣,就要有氣沉到腹腔深處的想象。這樣認真地天天心靜用意練習,功夫日久就會使有關部位的神經有著相當程度的興奮狀態(tài),導致氣血循環(huán)加速,經膜和毛細管擴張,開始覺得發(fā)熱、發(fā)脹或出汗,手指肚平時比較飽滿;漸漸手臂也覺得軟綿膨脹,有時有麻酸的感覺,指尖有時有針刺的樣子,這是開始換勁的階段,所謂舊力漸去,真勁漸生的開始。
再下功夫,手前按時指尖覺有無數(shù)微針似乎從指尖內往外透發(fā),背脊和臂腿中似有氣流在流轉,這就是到了所謂“意之所至,氣即至焉。”的境界。
也就是做到了“以意行氣,以氣運身。”亦就能意到氣到,氣到勁到了。勁是從鍛煉中得來的,是無力的力;人的本能用力的力,是無須鍛煉的,但是力是呆拙的;鍛煉出來的勁是靈活的,力是僵硬的,勁是有彈性的;力是像鐵棒,勁是像鋼煉,這是大概的比喻。
勁是從功夫中產生,不是勉強可以獲得;因為功夫的深淺是無限量的,所以勁的究竟也就很難說了,因此上面所說的一些感覺,不過說明練太極拳已經走上了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的正途,進入了心靜用意的大門,功夫的深淺,尚在自己的練習。
二、身法中正
(一)虛領頂勁
身法中正是指打拳動作時,身軀要中正不偏。
陳鑫說︰“身必以端正為本”,“身法正者,身樁端正,無所偏倚,虛靈內含,故不懼他推倒。”身法中正的標準和方法,是以頭頂百會穴與月當內會陰穴要始終保持著垂直線,即所謂︰“上下一條線”,使身法在任何變換狀況下,始終保持中正,那就重心穩(wěn)當而能支撐八面,經得起敵力的打擊而立于不敗之地。要做好身法中正,保持上下一條線,要注意虛領頂勁和尾閭正中。
虛領頂勁照字面上講是︰虛虛領起頭頂?shù)膭?,也叫?ldquo;提頂”,與“吊月當”相提對稱的。百會與會陰的上下一條線是身法中正的標準,虛領頂勁是頭頂百會穴用勁的方法,是要輕輕虛虛地往上領起。
所謂“頂勁”是前面所說的“中氣”,即以意行氣的氣,向上行于頭之謂,這一股氣要用意來領到頭頂,不領則氣塌,但是也不能領得太過,太過了全身之氣都在上面,足底不能穩(wěn)當,而且頂部失之于硬,轉動不靈,顯露笨象。
因之要虛領,要在有意無意之間,不輕不重,似有似無,祇要以意有一些些領住即可。領其全體之精神,令其不偏不倚,頭容正則全身端正矣。
(二)尾閭正中
尾閭在人體的部位上,原來是中正的,如果在打拳動作中身法不能保持中正,前俯、后仰、左歪、右斜,那尾閭部位就呈顯不能正中,身體就要失去重心垂直平衡了。
因此尾閭正中成了保持身法中正的標志,它的作用好像一條船在航行中的舵,保持平衡與轉動方向都是靠舵的運用。打拳時尾閭作為動作定向的舵手,并且尾閭負擔著人體的上體重量,有著穩(wěn)定重心的作用。
尾閭正中在練習拳架時的練法訣竅,就是要將尾閭脊骨根向前托起小腹部(也就是丹田),脊骨根并且要向前對準臉部中間至臍的一條垂直線;凡動作向何處轉動,脊骨根便須直對何處,等于對動向起著舵手的作用。
這樣,在轉動時也就能夠處處保持尾閭正中,那就能保持身法也始終中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