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名稱的由來
為什么叫太極拳呢?因為這趟拳是剛?cè)嵯酀Y(jié)合太極陰陽相停之理(就是陰陽不偏,故名為太極拳。).什么是太極?就是包括全世界這個大圓圈,原來是一無所有名為無極,后來有了陰陽二氣,故名為太極。
這就是無極而后生太極。什么是陰陽二氣?就是天為陽地為陰,山為陽水為陰,男人為陽女人為陰,總之太極之陰陽是包羅萬象的。
如果沒有這些陰陽之理,世界上就會萬物不存,五谷不生,世界上就沒有人類。太極之陰陽豈可忽視也。
什么是太極拳的剛?cè)?就是動則為剛,靜者為柔;開者為剛,合者為柔;發(fā)勁為剛,蓄勁為柔;氣為剛,勁為柔;總之太極不離陰陽,太極不離剛?cè)帷?/p>
陽者為剛,陰者為柔,太極是陽不離陰,陰不離陽的,陰陽相停。太極拳是剛不離柔,柔不離剛,剛?cè)嵯酀?。這就是這趟拳名叫太極拳的原因。
練習太極拳,要做到“下盤穩(wěn)固,上肢輕靈”,在身法上要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是涌泉穴要有力
有句拳諺:“涌泉無力身無主。”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涌泉穴沒有力量,身體就站不穩(wěn)。練習太極拳有很多基本功.其中重要的是站樁。
這些基本功現(xiàn)在練習太極拳的人大都不太重視了。站樁,重心要落到胯上.然后落到腳心涌泉穴。這樣,久而久之,涌泉穴和地面就建立了相吸相引的關(guān)系,腳好像長在了地面上。達到這個水平,腳下就有根了。
所以,練習太極拳下肢穩(wěn)定的一個要點就是“涌泉穴要有力”。也就是通過樁功練習,把身體重量松沉到涌泉穴上,讓涌泉穴和地面互相吸引,從而達到腳下生根。
第二個要點是腎俞穴(也就是腰眼)要豎起來
如果腎俞穴不豎起來,脊背就會彎曲。這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也是多見的,比如一些駝背的老人,由于腰豎不起來,就會駝背。
練習太極拳,身法要穩(wěn)定,腰就要豎起來。腰豎起來,再加上涌泉穴有力,自然就能做到太極拳要求的“含胸拔背”。
第三,脖頸要豎起來
脖頸豎起來,自然就能做到提頂。 這些基本動作要領(lǐng)是一系列的,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做到了涌泉穴有力、腰豎起來、頸豎起來,自然就做到了太極拳要求的“含胸拔背、氣沉丹田、提頂?shù)?襠”,也就能夠下盤穩(wěn)固,上肢輕靈。
當然,以上這些要點做到后,還要收腹,小腹要放松。這樣,身體體型是勻稱的,不會大腹便便,也不會彎腰駝背。
如何學習太極拳的發(fā)力技巧
太極拳是講究平衡的拳種。一提太極,人們腦子里就出來一幅的太極圖。太極圖由陰陽兩條魚銜尾而成,看上去黑多處則白少,白多處則黑少。其實不然。
太極拳“立如平準”的要求,不偏不倚不俯不仰等等要求,為的就是保持平衡。雙方推手較技,誰能保持平衡就立于不敗之地,不平衡就違背了基本規(guī)矩,就導致敗北。
有的人沒有重視或者錯誤理會了太極拳的這條基本規(guī)矩,雖然也說要不偏不倚不俯不仰等等,但在各個具體的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上想當然或擅自改動違背平衡規(guī)矩,使得套路問題多多,在推手較技上問題暴露得更為明顯,特別是發(fā)力的時候失去平衡。
而且,太極拳的“中正”,不僅是像主桅干那樣直直地戳在那兒,它的頂端(頭)是向上頂?shù)?,下?尾椎)是向下沉的,陰陽分明,使頭尾之間存在對拉的內(nèi)應力,更容易保持直立不彎。
這根不彎曲不傾斜的中心軸在身體旋轉(zhuǎn)的時候使身體更加平衡和穩(wěn)定。
實用拳法則在所有的規(guī)矩和具體技術(shù)上系統(tǒng)地嚴守平衡法則。“力須抻拔”,如此就可以在發(fā)勁時候保持平衡。比如向前上放發(fā)勁,前手與后腳對拉,本身可以保持平衡,不被對方借力。
說晃蕩勁不對,就是因為它是沖撞、晃蕩過去,本身就失衡和犯雙重,有這種重大缺陷,自然容易“為人所制”。
人體的陰陽不平衡就有病;陰陽平衡就健康。自己走架推手不平衡就是有病,自身存在失敗的因素;平衡,特別是發(fā)力時保持平衡,就正確,就具備了制勝的因素??梢哉f,太極拳就是保持自己的平衡,破壞對方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