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的好處有很多,不僅可以減肥瘦身,而且可以鍛煉身體?,F(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打太極拳。在公園的很多角落,都可以看見大家聚集在一起練太極。如何練習太極拳的行氣要求?這是一個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太極拳的行氣要求吧!
如何練習太極拳的行氣要求
一、確定行氣的目的
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氣息很重要,但是在行氣的時候,應該有目標性。
“意之所注,氣即至焉”,“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打拳中氣所往,人孰能禁”,“以浩然之氣行之,無往不宜”,這些拳理都強調(diào)了行氣的目的。
行氣高境界為:隨心所欲,無微不到,收發(fā)自如。
1.能收
在太極拳的很多理論作品中對太極行氣法則都說出了,要能收這一要點。
拳論曰:“勢既成,心平氣和,中氣歸于丹田”,“氣歸丹田,上虛下實,中氣存于中,虛靈含于內(nèi)”。
應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塌腰松胯,配合逆腹式呼吸,使內(nèi)氣收歸于丹田。要腹實胸寬,將胸部由于運動引起的緊張狀態(tài)轉移到腹部,使腹壓增強,重心下沉。
這樣能增強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達到清氣上升、濁氣下降的目的。
2.能放
太極拳的其它理論著作中也說了,在太極的行功走架的時候,氣息應該能放的特點。
拳論曰:“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用比喻闡明了氣,通過行氣要能將氣運行于身體各個部位。身體肢節(jié)曲曲彎彎,正像九曲珠一樣。雖氣道曲折而不直通,但氣流通過意導產(chǎn)生動力,促進氣流運行,由慢轉快,達到“氣遍身軀”。
氣與血是相輔相成的,血旺而氣旺。中醫(yī)講“血氣雙剛之人,身體健壯,力氣之大,血氣充盈,手指就有脹麻之感”。
拳論曰:“中氣上自百會穴,下貫長強穴,如一線穿成也”,“中氣運至手指方為運足”,“以心中之中氣運于四肢之中,是人所不見已,我獨知之地,須時時神而會之,久而自明。”拳理闡明了軀干四肢行氣的位置及做法。
同時,強調(diào)學者要善于總結體會,反復實踐,以理行氣,將丹田之氣進行有規(guī)律鼓蕩運行,既能產(chǎn)生耐力,又能產(chǎn)生爆發(fā)力,這樣練拳推手才能情趣無窮,精神倍增,欲罷不能。
二、行氣的意導
意導是行氣的關鍵。“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之所往,氣即至焉”,這些拳理都強調(diào)了意導為先的作用,沒有意導,任何動作都是難以完成的,特別是練太極拳。
行氣的意導應做到:將元氣、谷氣、清氣有機結合,以后天之氣引發(fā)先天之氣;注意三丹田相互照應,特別能意導中丹田,使內(nèi)氣鼓蕩,生氣血,增元氣。
三、修行氣道
行氣先修道,拳師傳藝高。氣道修暢通,快速見成效。 所謂氣道指的是行氣的道路,即氣由丹田而達四梢。
四梢即發(fā)為血之梢,血為氣之海,血梢練充足,能“怒發(fā)沖冠”;舌為肉之梢,而肉為氣之囊,肉梢練充足,舌能催齒;齒為骨之梢,指甲為筋之梢。
氣道通,氣流才能順暢收發(fā)。初學者應在意識貫注下以外引內(nèi),然后以內(nèi)摧外,不施拙力,以意引氣,以氣催形,意到勁隨,姿勢到位。
行氣時要做到活關松筋要自然,身備五弓辯證用;虛領頂勁身中正,上下相隨圓活精;內(nèi)外相合體放松,肩沉肘垂應含胸;塌腰落胯分虛實,氣沉丹田求內(nèi)功;螺旋纏絲運太極,形氣巧合求中庸。
四、探究氣源
人體中的氣來源有三:先天的腎氣,亦稱元氣;后天的水谷精微之氣,稱谷氣;口鼻吸人的空氣,稱清氣,三種氣融合在一起,共同發(fā)揮充養(yǎng)全身和運動的作用。
練太極拳的氣,多指以后天的機能鍛煉,引動先天腎氣的特殊功能。
拳論曰:“周身之氣皆出’腎,’腎水足則氣自壯”,“命脈者,腎也,中氣之所由來也,動則出,靜則人,有定而無定,言不時變易勢,故陰陽二氣,變易亦無定”,“出腎人腎是真訣”,“腎有兩枚,枚各兩系,一系于心,一上通于腦,氣之所生,實始于此,歸宿必歸到此”。都強調(diào)了內(nèi)氣發(fā)源于腎。因此,練拳應固腎、養(yǎng)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