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傳統(tǒng)武術中的內家拳,其聞名于世界,必有其誘惑之處。太極拳的特點就是勢上,小編今天將其總結為三點,在太極拳教學時很注重勢的運用,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太極拳的三個“勢”
氣勢
人們經(jīng)常會說:某某人很有氣勢。而太極拳中所講的氣勢是一種精神,練拳也是一種精神,即表現(xiàn)出外在的朝氣。
氣勢是一種由精神因素構成的“勢”,《孫子兵法軍爭》中講“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氣勢對內是一種相互鼓勵的巨大力量,對敵則是一種摧毀性的力量。
另外,孫子曾多次對“勢”進行過形象的描繪,如“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勢如彍弩”“勇怯,勢也”“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李靖在《唐李問對》中說:“兵有三勢:將輕敵,士樂戰(zhàn),志勵青云,氣等飄風,謂之氣勢。
太極拳的創(chuàng)編結合了古代道家哲學思想中的陰陽,其每個招式的變化都在進行著陰陽中和平衡的變化,為什么說太極拳能養(yǎng)生,就是因為太極拳能平衡人體的陰陽。
關山狹路,羊腸狗門,一夫守之,千人不過,謂之地勢;因敵怠慢,勞役饑渴,前營未舍,后軍半濟,謂之因勢。故用兵任勢,如峻坂走丸,用力至微,而成功甚博也。”
李靖正確地指出,高昂的士氣、良好的地理環(huán)境、及時抓住戰(zhàn)機,即使“用力”很小,也可以獲得大的成功。
“勢”在虛為“氣”,在實則為“力”,體現(xiàn)為作戰(zhàn)時的一種爆發(fā)力、沖擊力。太極拳是一種內外兼修的高級功夫,講求以意領氣,以氣催形,以形生力。
初學太極拳重要的是放松,因為只有放松才能造出太極拳的氣勢,這樣才能將太極拳的每個招式都運轉的有活力。
只有內外相合、氣力相合,才能表現(xiàn)出一種驚人的爆發(fā)力,如陳式太極拳中的“掩手肱捶”“金剛搗碓”“裹鞭炮”等發(fā)勁動作,皆是以內氣帶動外形,從而形成令敵膽寒的氣勢,而絕不僅僅是肢體動作的單擺浮擱。
另外,太極拳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要有神,它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精神風貌和氣質,練拳時不能像木偶一樣,要做到形斷意不斷、意斷神不斷。氣勢同時又是一種心理作用,與敵交鋒時,內心充滿堅毅、剛強,不能見強敵而害怕,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
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招式,隨機應變對付敵人。所以,習拳者首先要培養(yǎng)自己的“氣勢”。
形勢
這里的“形”,指的是外部環(huán)境,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形勢”就是要充分利用外界環(huán)境的有利因素?!秾O子兵法》中講作戰(zhàn)前應善于判斷形勢、駕馭局勢,作戰(zhàn)中應巧妙地利用地勢、山勢、水勢、火勢等地理優(yōu)勢。
《九地》中講:“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xiāng)導者,不能得地利。”可見,除了地勢,還要學會用人,而且善用人。地勢則是指空間位置不同所帶來的力量對比的變化,“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是典型的地勢之利。
人勢則是借助他人的力量來幫助自己,所謂的“一個好漢三個幫”便是如此。
無論學習太極拳還是與敵交戰(zhàn),都要學會利用“形勢”。初學太極拳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書籍、等硬件設施,同時也要善子向前輩和老師學習。由于太極拳博大精深,其動作和招法千變萬化,如果沒有師傅“領進門”,很難真正學懂和學好太極拳。
在太極拳技擊中,除了講求技法以外,還要善于利用環(huán)境,如天氣、地形、敵人的弱點等來擊敗敵人,正所謂“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打敗共同的敵人”。
虛勢
“虛勢”就是利用計謀,積我之勢,破敵之勢。孫子將“詭”和“詐”看作用兵的原則性手段;“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
學習太極拳的兩要領
1、入靜
練功時,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都要求在入靜的狀態(tài)下進行,動作包括外形動作的“外功”和意識引導的“內功”。動靜相兼的入靜,指的是摒除雜念,處于無思無慮而又覺醒的一種特殊安靜的狀態(tài),從而專心一致地貫徹練功的全部內容,而決不是迷迷糊糊、閉眼欲睡的狀態(tài),也不是萬念俱息、寂然無物的境界。
2、放松
松和靜是相互協(xié)調的,先松而后靜,入靜又是放松的必要條件,兩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練功所要求的放松,首先是在意識指導下,四肢肌肉要放松,更主要的是思想精神上放松。
所以說,在太極拳的運氣中,放松是很重要的,只有放松了,才能真正做到氣沉丹田。
只有經(jīng)過長期認真的鍛煉,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身心全面放松。通過全身肌肉放松,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擴張,肌肉電位活動明顯降低,可以使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減低,從中樞走向周圍的張力性沖動減少,副交感神經(jīng)活動相對增強,因此對許多慢性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