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聽到習武之人說氣沉丹田,人體究竟有沒有丹田呢?小編今天帶您一起感受一下氣沉丹田。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學習太極拳教程對我們養(yǎng)生有很大的幫助,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如何體會太極拳中氣沉丹田的感覺
太極拳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也是武術中的內家拳,是現(xiàn)代人們養(yǎng)生的好運動,練太極拳能延年益壽。
一位拳友問:“氣沉丹田是什么感覺?”我說,氣沉丹田大的感覺是重心下降,下盤穩(wěn)固。然后我做了幾個動作來印證我說的回答。他又問,“丹田內轉是怎么回事”?我想了想說,一是可以按摩內臟,二是引領動作的前奏,像發(fā)動機。
當時我是根據自己的感覺說出去的,不知對不對?事后,我看了前輩今賢有關丹田的論述。陳長興、陳鑫說:“周身之勁往外發(fā)者,皆發(fā)于丹田;向里收者,皆收于丹田。然皆以心宰之,處處皆見太和元氣氣象。”
丹田在腹部肚臍下方一點,練到氣沉丹田時,腹部有一股暖意,感覺到氣流在腹部環(huán)流。
“氣歸丹田,上虛下實,中氣存于中,虛靈含于內。”“丹田氣一分五處,其實一氣貫通。上下不可倒塌,一也。
心氣一領,丹田氣上行,六分至心,又一分兩股,三分上行到左肩,三分上行到右肩,皆是由肩骨縫中貫到左右指頭,其在骨縫中者謂之中氣,其行肌膚者謂之纏絲勁;其余四分,亦分兩股,二分行于左股,二分行于右股,皆是由骨縫中貫于左右足趾。”
練習太極拳的要領
舒
初練吐氣開聲貫氣法,以舒展筋、骨、節(jié)為主,達到肌膚骨節(jié),處處開張為目的。故在練習時,要氣隨心到,心逐氣穿,心能普照,氣自周全,形體舒展自然。雖說形松靜柔和,不要妄用外形的筋勁骨力,全以內氣貫通為主要方法。
練太極拳重要的是身體放松,這樣才能注意力集中。放松對我們身體有很大的好處,因此長期的工作,通過放松能緩解精神壓力。
緩
是指練柔行氣,節(jié)奏要放緩慢一些,保證剛落點的前后之柔行氣要有蓄勢的充分時間,這就是“緩以蓄其勁”的練法。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有些動作就是要緩慢練習。
遲
拳法是以先天之神為體用,方可以向機御變,因變致神明藝境。方具備神化之功的。此先天之神,即內氣也。內氣要具備“神以知來,智以藏往”的功能,這是其一。但全身體之神,非只一處。
各處皆存有神,即各部位本來的良好功能。為發(fā)揮自身各部位之神的作用,故:“養(yǎng)神者,外養(yǎng)全體之神以合氣”為基本法則。
就是各部位之神,即各部位的良好功能作用,要動靜變化合內氣之動靜變化一致,才符合基本要求。在練習吐氣開聲貫氣法時,要將柔行氣和剛落點的全部動作過程的節(jié)奏再放緩慢一些,謂之遲。
這樣,才能使身體內外各部位的良好功能達到步調一致的效果。這須要認真仔細的體認,才能做的到的。這就是“遲則運其神”的練法之精義。
含
指吐氣開聲貫氣法的修練不要外形的剛爆,內氣呆緩斷隔,要和平得中,且存且養(yǎng)且固。內外兼濟,具溫柔之氣,和緩中銳鋒,含蓄著攻防招法的靈則通神,玄微入妙,變化莫測之機,轉展無窮之勢。
此正“含以招其妙”的精義,即達到攻防招法的實施,能 “變化無形又無窮,不疾而速得真宰”之用。此“含”字法之妙的精義。含則蓄變之用。
活
習拳練藝有了一定法則,規(guī)矩的習慣以后,就要求“活”。此“活”字就是有規(guī)矩而脫規(guī)矩,又不離規(guī)矩,乃自成規(guī)矩的修練準則及其過程的方法。
即各種攻防拳勢的有定不定,不定而定的靈活運用的功夫能力。此“活”字首先體現(xiàn)在“心活”上,而“心活”是有憑據的。所以在上面“舒、緩、遲、含”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以“活”為法則的 “吐氣開聲貫氣”練習的方法。
短
短以應其變,即短打勝長拳之短。動作短小則靈巧,靈巧易入身跌人。時間快亦是短,此乃因動作短小就近而用。故能時間快,發(fā)勁動作短小,時間就快,亦謂之短。
數項內容之短,就形成了短以應其變的功夫內容。故在練習“吐氣開聲貫氣法”時,亦要專項修練動作短小的攻防招法,不能只是放長擊遠的單項練習,亦要有貼身靠打的練習,這才是“短”字的精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