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講究的是心靜體松,究竟如何練好太極拳呢?小編今天與您分享一下太極拳的練習方法。太極拳的好處能緩解精神壓力,陶冶情操,太極拳的特點緩慢柔和,男女老少皆宜,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心靜才能練好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首先要擺放好心態(tài),然后集中精神,專注練習。在練習中領會太極拳的精神要領,對我們現(xiàn)代人有教育意義。
第一,要心正
也就是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武德。這是每個習拳者應有的心理狀態(tài)和基本素質。古人說:“仁者無欲,故靜”。
因此,習武應以防身御敵、增進健康、陶冶情操為目的,以弘揚太極文化、繼承和發(fā)展武術事業(yè)、更好地造福人民為己任。盡可能把自己的人生價值融于他人的幸福之中。如此毫不妄念,不求靜而自靜矣!
常練太極拳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就是在心煩氣躁的情況下練習太極拳,練完后,心情舒暢,很多煩惱也隨之而解。
第二,思想高度集中,用意念引導動作
拳論曰:“以心為主,而五官百骸無不聽命”。又說:“心為一身運行之主宰”,“意之所向,全神貫注”。
因此,練拳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從預備式開始就要摒棄一切雜念,把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練的套路上,把拳理拳法和套路的“意識”通過拳架的外在形式,循序漸進、工整規(guī)范地表現(xiàn)出來,做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勢隨神移。
也就是說每個套路的肢體運動和神態(tài)變化,都是在拳理拳法“意念”引導下完成的。意念貫穿每個套路、每個動作,意念不息,動作不止。心靜與“用意導動”是辯證關系:只有心靜才能做到用意念引導動作;反之,用意念引導動作,能進一步做到心靜。
太極拳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現(xiàn)代人練習太極拳大的好處是緩解精神壓力,陶冶情操,改掉自身不良的嗜好和習慣。
第三,練拳時要松柔、緩解、穩(wěn)健、均勻
松柔是太極拳的靈魂。從預備式開始,神態(tài)、動作都要松柔。神態(tài)傳情,似笑非笑,心平氣和,愉快從容。動作輕靈,自然舒適,含胸塌腰,以意導形,以意導氣,用意不用力,不使拙勁。
切忌身體板滯,生硬直挺。緩慢就是速度要適當緩慢,。動作分明、充分,呼吸自然深長,氣沉丹田,并暢通無阻地推動肢體運動。切忌過快過猛。
穩(wěn)健就是腰基堅挺,虛實分明,重心穩(wěn)定,站立平衡,進退旋轉輕靈圓活,不歪不斜,不前傾后仰。均勻就是速度均勻,不勻就不可能心靜。因此,全身上下內外都應互相配合,大體保持均勻,動作與動作之間銜接順和、連貫。拳架高低要適中。
呼吸與動作、運勁協(xié)調配合。不憋氣,不出粗笨之氣。從而使動作“似行云流水,如春風楊柳”般一式接一式,連綿不斷地進行。
練好太極拳的技巧有哪些
精神專一練法
要懂得意在先、內氣催姿勢的規(guī)律,把雜念、妄念排除掉,每一個式子,均按照神、意、氣、形的整體要求。
把動作和內功心法——陰和陽的互動——自動自發(fā)地醞釀出來、演繹出來。
此階段,主要是初識太極拳的真意,明了動作要領和行拳心法,形成“以意領氣”、“以氣導形”的內功練拳的習慣。
球體練法
想象周身內外是一個氣球,每一個式子的動與靜,隱與顯,都是氣球位置的移動,動的過程。
一定要實現(xiàn)“外三合、內三合”: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神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
這其中,“外三合”比較好理解,比如,動手的時候想一下腳;動肘的時候想一下膝;動肩的時候想一下胯。
“內三合”初學者不好理解,不過,如果動作姿勢的轉換,均是氣球的平轉、立轉、碾轉、漂浮轉、大小膨脹轉等,或許對掌握“內三合”有幫助。
開合練法
在每個式子構成因素的細微轉換處、式子和式子之間的更迭處,要特別注意其中姿勢、思維、眼神的回收。
收的過程中,一定要整體地關注一下身體的里面(不要關注得特別清晰,要若有若無),身體里面要空空蕩蕩。
向內收斂在太極拳中是合,而動作、思維、眼神向外,則屬于開。
其實,開合出入聚散化是人體生命新陳代謝的根本規(guī)律,所以,太極拳中的開合練法也就理所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