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用意不用力,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用意不用力乃是太極拳中高層次的理解,如果你達到了這個程度,那么功力可是相當?shù)母吡?。用意不用力,這里的力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用力,而是無力勝有力。
練習太極拳掌握到力的運用可謂是已經(jīng)初涉力的階段了,正確的運用是很關鍵的。
近《中華武術》上又有文章.講到“用意不用力”的問題.指出這是楊澄甫大師說的,并以此立論,提出與人交手同樣“不用力”.似乎頗有根據(jù)。
就此.談談我個人看法。首先對王宗岳太極拳論“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的認識,筆者認為不能理解為既然不是用力取勝,那么,與人交手時也就不能用力了。因為前句還有四兩撥千斤的“撥”字,這“撥”字是關鍵。是撥.不是頂,也不是抗,更不是壓,是借勢向來力方向撥動,是“加力于對方力上”的一種合力,是有”順手牽羊”或”順水推舟”的意思,是當對方用拳掌打來時.我手用黏勁黏住對方之手,引進落空.借力打擊?!洞蚴指琛酚辛洌胬斫?。應該理解為根據(jù)四兩撥千斤的說法,顯然不是以大力來取勝,是運用太極拳的技巧,小力可以勝大力(不是無力可以勝大力)。當然.如果你力量相當.又通運用太極拳的技巧.則更是摧枯拉朽了。
想要達到用意不用了的水平不是那么的容易的,需要是長時間的學習與體會才可以。
楊澄甫大師”用意不用力”這句話是在他的著作《太極拳體用全書》“太極拳之練習談”里說的,當講到“用意不用力”等要領后,接著說:”初學之時.先此數(shù)句,朝夕揣摩。”這些話是對初學者說的。初學者緊要是全身放松.“不使有分亳之僵勁,當滯于筋骨血脈之間以自縛束“,“久久練習,則其真正內(nèi)勁,即太極論中所云,極柔軟然后能堅剛也。““輕如楊花,堅如金石”(陳鑫語);“太極拳的輕緩,正是為了求得重快”(顧留馨語);“陰陽相濟,方為懂勁”(王宗岳語)。”與人交手同樣不用力”持論者認為“將自身重力瞬間交于對方身體之某部.因此種發(fā)力,無須肌肉之收縮而只須重力之傾跌.故能毫不費力”。與人交手,不用力量.只把自身的重量壓向?qū)Ψ骄托?。有這樣簡單嗎?除非對方是一個稻草人。這真是自欺欺人的怪論。
一個物體放在地上.要想把它推動,是需要力量(動力)的;一個人站在地上,兩腳是用力支撐著的,這支撐著的也是力。與人交手時,既要用力量(肌肉伸縮的彈性力)也利用了自身重力.包括地面的反彈力、慣性等,即顧留馨先生說的“五弓俱發(fā)”問題。如果只有自身重力,腰脊四肢不能發(fā)力(發(fā)勁),又沒有支撐推進的力,那也只能癱倒在地上,更不用說與人交手了。
在技擊時,各種力量的比重是瞬息萬變的,不是固定使用哪一種力量。不能認為書上說”不用力—了.只要有人說用力、用勁,就跟人家死較,這樣簡單化的思維方式,怎能學到太極拳的真諦呢?
我們都知道太極拳講究的是以柔為主,剛中帶柔,柔中帶剛。
能夠隨時靈活地集中于一點,就能發(fā)展力量和速度,能“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王宗岳語),“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發(fā)勁須上下相隨,乃一往無敵”(武禹襄語)。當隨時迅速集中力量于某一點的一瞬間,稱作“剛”,也就是“放勁”(發(fā)勁)時的剛。”凡是主張偏柔或偏剛的,都不能稱作太極拳”(顧留馨語)。
持”與人交手同樣不用力”論者是以楊澄甫大師的《體用全書》為依據(jù),我們就依《體用全書》來對照,《體用全書》的“太極拳動作說”從來沒有說“無須肌肉之收縮,而只須重力之傾跌”,相反.還幾乎處處講到發(fā)勁。如第7頁(攬雀尾棚法)“用橫勁向前往上棚去”,第12頁(進步搬攔捶)“即速將我右拳,向敵胸前擊去”.第13頁(如封似閉)“合一勁.向敵擊去”.第l7N(扇通臂)”用手掌沖開.直勁向敵肋部沖去”.第l 8頁(撇身捶)“急向敵人面部擊去”,第20頁(右分腳)“平直向敵人左肋踢去”,第22頁(轉(zhuǎn)身蹬腳)“左腳即向敵腹部用腳跟蹬去”.第25頁(雙風貫耳)“向敵人雙耳用虎口相對貫去”,第28頁(玉女穿梭)“右手即變?yōu)檎?急從左肘下穿出,沖向敵之胸肋部擊去”等等。這些動作不是都在用力(發(fā)勁)嗎?楊澄甫大師什么時候講過.與人交手同樣不用力.只把重力向人傾跌就行呢?
太極八法,擁捋擠按.采捌肘靠,在行拳中是隨機應變,靈活運用的,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各式太極拳在風格特點上雖有不同.但都是大同小異,唯陳式發(fā)明勁動作多一點,所謂”天下太極是一家”。我曾與一些同好推手.發(fā)現(xiàn)有一些人在發(fā)力,但他們總是說沒有發(fā)九很諱忌這個“力”字,似乎把“力”視為不祥之物。他們認為“力”是笨拙的.不是太極所追求,“勁”才是太極功夫。其實,力有拙力僵力之稱,亦有巧力、韌力之謂:勁亦有拙勁、僵勁之稱.亦有巧勁、韌勁之謂。各種太極拳經(jīng)典和名人著作中,“力”和“勁”是并行不悖的,只是因習慣用法問題.有時叫力,有時叫勁??傊艺J為太極拳的”不用力”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陳鑫說:“是藝也,不可謂之柔,亦不可謂之剛,只可名之為太極。太極者,剛?cè)峒嬷?而渾于無跡之謂也。”“剛?cè)岵豢善?,用武豈可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