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首先就是要明白什么是太極拳,然后才能進行學習太極拳。不能連不懂太極拳的拳理就直接的去學習,這樣是很不可取的。我們很多人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都忽略掉了這一點,這樣是錯誤的。
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對于初學者遇到些難題是難免的,所以說一定要有好的心態(tài)。
首先我們要知道陳式的任何動作都是螺旋形的。它無論在軀干上、肢體上,甚至一個指頭上,都離不開旋轉(zhuǎn)運動。公轉(zhuǎn)的弧線是配合自轉(zhuǎn)形成的,公轉(zhuǎn)不是只有弧線,而是"S""S"運動,如同螺旋槳的形式。凡是與對方接觸的任何肢體的任何部分,立刻順著來力的方向用自轉(zhuǎn)的順逆和公轉(zhuǎn)的正反隨著變化方向,這就是"人剛我柔"的"走"法。走是化去來勁,并不是走開,所以柔也不是軟弱,而是圓轉(zhuǎn)。閃展騰挪是陳式所忌的,但陳式戰(zhàn)術也并非全無閃展騰挪,而是用螺旋運動的"粘黏連隨"來適應的。我們試用螺絲釘作為比喻,上螺絲釘是前進的走,卸螺絲釘是后退的走,因為有螺絲紋的關系,不能硬頂進或撥出去,好象粘住似的,這就是走即是粘。
我們再以螺絲釘?shù)年庩枮橛鳌B萁z釘帽是陰,釘尖是陽。上螺絲釘和卸螺絲釘,都是以釘帽的擰轉(zhuǎn)而進退的,而且螺絲紋的兩旁也有陰陽相濟的作用,凸的紋為陽,凹的紋為明,紋如沒有凸凹,便無陰陽了。觀察它的運動形勢是螺紋同時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進一退地旋轉(zhuǎn)著,同樣不是孤立運動的。螺絲釘運動是陳鑫先生曾舉作拳法進退比喻的。但這僅是一個物體的簡單運動,太極拳則是全身運動,軀干要求中正不偏是豎立的螺旋紋,兩腿是向下斜的螺旋紋,兩臂又是可向上下、左右、斜正而因勢變化的螺旋紋,它的螺旋方向確是變化萬端。勁的虛實,剛柔、開合更是難以揣測。雖然全身器官能都象鐘表那樣,大小輪軸各有所用,而軀干還是主要的。所以拳論說:"主宰于腰。"由于腰的旋轉(zhuǎn)帶動手足,而手足的配合也不可忽視。此文提出"雙重"問題是必須研究的。
其實每個人對太極拳的有些問題解釋都是不一樣的,主要是個人對太極拳認識不同。
有的說馬步重心在中間,兩足平均支持身體重量,即為雙重;有的說交手時雙方用力頂抗乃是雙重。因此,也有人主張在動作中把重心全部移于某腿;或者提出單重的口號。奇特而又可笑的是,竟說:雙重是病手,雙沉是功手,自爾騰虛云云,又創(chuàng)出雙輕、雙浮、半沉、半浮之說。不知王論所說雙重之病講的是手足虛實配合運化,著重雙字,不是專講字眼上的重或沉。如果換了字眼,便可轉(zhuǎn)病手為功手,重和沉字的意義不是相同的嗎?怎能變病為功呢?我認為這是文人習拳通理法卻自作聰明,舞文弄墨,貽誤后學。也常有人厚古薄今,遇到舊文,便奉若珍寶。我認為,學前人文章,必須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地批判接受。對于當代文人,則要尊以師禮,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才是學習的科學態(tài)度。
我對于雙重、懂勁等問題的認識過程,也走過許多彎路,順便在這里寫出來,作為后學的前車之鑒,也可作為研究的資料。
我初以劉慕三先生學吳式拳時,即以所抄各篇目有關太極文字見示。對雙重問題,劉老亦從俗說以馬步便為雙重。我始而相信,后漸漸生疑。以為如果馬步由于重心在中間,兩足平均負擔身體重量便為雙重之病,只要把一足提虛就行了。怎么吳式的單鞭仍保持馬步?馬步究竟比一虛一實的步子較穩(wěn)當些,為何說它是病?而且王論說"每見數(shù)年純功,不能運化……",純功而且數(shù)年,仍然不悟雙重之病,可見不是變雙為單便會運化。直到學練陳式數(shù)年,經(jīng)過老師講解、試驗,才悟到雙重是指的手足配合不許上下全實。陳式的練法、用法,前手前足都是上實下虛。如第一搗碓的左進步采法之左肘下塌外碾為實,而左足前進為虛;第二搗碓的左手前捧為實,則左足尖外擺為虛,右手前按時提進右足,又是手實足虛。但從練時觀看,看不出何手為實。一經(jīng)試驗便知對方的手是前者在我左肘下面,后者在我左腕上面。前者我擺右足尖以便進左步,后者則擺左足尖以便進右步。腿部如果與手部上下同實,不但不能前進,連足尖的外擺也不可能。這就證明"左重則左虛"以避免雙重的妙法。攔擦衣右肘沉而進右步的道理,方法也是如此。
太極拳中的手足的配合也有一定的要求,就是不能雙重。
如六封四閉的雙按、抱頭推山的雙按,由于身法是側著的,手部發(fā)勁的分量當然隨之一輕一重,都是右手重于左手。再看步法的三角形,也可以體會出足與足的配合同樣是前發(fā)后塌。
陳鑫先生講三節(jié)細。他說:以一臂而言,肩為根節(jié),肘為中節(jié),手為稍節(jié)。以一手而言,則腕為根節(jié),常為中節(jié),指為稍節(jié)。細分析到一指也有根、中、稍有區(qū)別。所以三節(jié)之中還有三節(jié)??偟闹v來都是渾然一體。他的著作中又常講到何手為主何手為賓。起初我也不懂。近些年來我從和同行們試驗中才逐漸認識到整個軀干、肢節(jié)處處有虛實配合變化,同樣處處不許雙重。我們試驗的拳式經(jīng)常是抱頭推山的第五、六動作。第五動作的右肘走順纏反旋,作用是鎖住對方卡在我右臂彎的左手腕部,同時進右步于其襠內(nèi)貼其右腿里側,再以雙手按其胸部。在我方來講第五動作是右肘為主。當對方左轉(zhuǎn)進了右步,雙掌按胸之際,只要隨來勢身略下塌左轉(zhuǎn),用左手中指走順纏向他的右前下斜角撥轉(zhuǎn)他的右臂彎內(nèi)側,即可輕松地使來勁落空。從這個小動作,可以分析出何處為主。如果左右手一齊用力反而不生效果。但如中指撥時余指齊動,甚至肘部也動,也等于犯了雙重之病。但是,雖然這時的效果重在左手中指,它和身體的旋轉(zhuǎn)方向,襠勁塌的如何,都須配合恰當。特別是眼法必須注視對方。此勢眼的方向與身的旋轉(zhuǎn)方向是相反的。如果隨身之左轉(zhuǎn)而眼光左移,便為丟勁而功敗垂成。因此,我進一步認識雙重問題。雖然首先從手足上下配合來研究,仍離不開上下相隨的原則。眼法和尾骨長強穴的方向正確與否,更是關鍵之關鍵。如從內(nèi)勁的力學關系來講,又是從重心的能否隨遇平衡而決定其勝負的。
按拳論:"立如平錐"、"腰如車軸"的比喻,是完全合乎杠桿原理的。古人雖然還不可能懂得杠桿原理,他們提出太極拳的規(guī)律,卻是符合這個原理的。因為平錐的立柱、車輪的橫軸都是支點,支點是不能移動的。我早年學吳式拳,進退步時重心并不前后左右移動。陳式更是如此。不知從何時,何人變?yōu)橹匦囊苿印I踔劣械臅箤憺?重心全部移于某腿"。從此有些人遂以為這才是虛實分明,不知虛實分明一語,不但違反哲學道理,而且不合現(xiàn)實。對立統(tǒng)一的東西,哪能硬行把它分割而孤立起來。對其他套路由于我沒學過,沒有發(fā)言權。惟對陳式動作,我則堅持重心隨意平衡的原則。在教學時,必諄諄解說,嚴格要求。
能知道上面講的一些問題,是否便能懂勁了呢?我認為,這是懂勁的一種知識,真正懂勁還在于科學試驗的反復實踐。
學拳的科學試驗方法,推手當然是其中之一。但是我認為這樣還不夠全面,而且試驗的對手和機會也是較難選擇和遇到的。好的對手首先是明師,不過學者不可能每天糾纏著老師不放。其次便是良朋,同學中的良朋還比較多些,卻不可能都有一定的時間來共同研究。而且同學之間,往往互相尊重以保友誼,難以盡量發(fā)揮所學的心得。好的試驗對手應當是學有成績的學生。我們先從"著"法入手,一面講解每勢每一動作是什么著法,應當怎么做好形式方面的配合,同時試驗纏法怎么運用,體驗纏絲勁的變化和效果。天長日久,不但學的人因?qū)W而明,教的人也由教而熟,教學相長,在不知不覺中便可循序漸進。我對陳式太極拳的知識,就是根據(jù)陳師教導的規(guī)律,又以學生為師,從科學試驗中點滴積累而來的。
懂勁后,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解]這段教人學而有得后不可自滿,仍應加以精進。
"懂勁"從學而練,從練而試驗,一步一步地逐漸而懂得,也可以說是由外形的細心摹仿而過渡到內(nèi)在實質(zhì)的產(chǎn)生。學無止境,仍然從練中的熟以達到精的階段。什么是"精"呢?細致入微,一絲不亂,就是精的水平。精是怎樣得來呢?需要在練中默識揣摩。默識(這個"識"應念同"志"音,是記住的意思)是暗自記住。記什么呢?就是記住在試驗中的成就和失誤,連同對方的動作變化加以揣摩思考,悟出一切適應的道理和方法,漸漸地又可以從心所欲地解決任何意外的新奇著法。"從心所欲"是孔子講的,后面還有"不逾矩"三字。我們對陳式太極拳法,同樣是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也就是以基本規(guī)律--纏絲勁是應付變化萬端的著法。
本是舍己從人,多誤舍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解]這是結束語。它指出不但拳的著法運用要因敵來勢而要舍己從人,學習拳的理、法,也要拋掉個人的成見,而服從正確的指引,不可好奇務速而舍近求遠。一入歧途則差之毫厘,謬以千里,而成敗相反。末句要求學者在關鍵之處加以詳辨,以免自誤。
我們先研究文中提出的"近"、"遠"是什么。從拳的套路講,太極拳的理、法為近,其它套路為遠。從拳的來源來講,太極拳的動作根據(jù)于生活,則生活的動作形式為近,脫離生活規(guī)律的為遠。我更認為陳式太極的動作完全接近生活,連陳式基本規(guī)律也是生活所固有的,而且是須臾不能離的。因此,我經(jīng)常以生活來體驗拳法,教學生也常舉生活動作為例。大家都承認這樣解說易于領悟。研究太極理法而脫離生活,固然是舍近求遠;舍開太極拳的規(guī)律,而學其他套路如摔跤,甚至柔道之類,以求有助于推手功夫,更等于緣木求魚。思想方法上的毫厘之差,也能致千里之謬。所以王宗岳教學生詳辨者,是辨理、法之是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