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太極拳眾多分支中的一種,吳式太極拳一直以來都是頗為的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和喜歡,即便就是到如今,吳式太極拳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運動之一,如果你喜歡這項運動的話,那么建議好來經(jīng)常性的練習(xí)一下。
那么你了解關(guān)于吳式太極拳的108式拳譜嗎?如果不了解的話,或者不清楚,那么就完全可以來隨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我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的,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吳氏108式太極拳拳譜
1、預(yù)備式 2、太極起式 3、提手上勢 4、手揮琵琶
5、攬雀尾 6、單鞭 7、提手上勢 8、白鶴亮翅
9、摟膝拗步左右四度 10、手揮琵琶 11、進步搬攔捶 12、如封似閉
13、抱虎歸山 14、十字手斜 15、斜摟膝拗步 16、轉(zhuǎn)身摟膝拗步
17、攬雀尾 18、單鞭 19、肘底看捶 20、倒攆猴左右三度
21、斜飛式 22、提手上勢 23、白鶴亮翅 24、摟膝拗步
25、海底針 26、扇通背 27、翻身撇身捶 28、退步搬攔捶
29、上步攬雀尾 30、單鞭 31、云手 32、單鞭
33、左高探馬 34、右分腳 35、右高探馬 36、左分腳
37、轉(zhuǎn)身蹬腳 38、摟膝拗步二度 39、進步栽捶 40、翻身撇身捶
41、高探馬 42、右分手雙峰貫耳 43、一起腳 44、退步七星
45、退步打虎式 46、二起腳 47、雙峰貫耳 48、披身踢腳
49、轉(zhuǎn)身蹬腳 50、高探馬 51、進步搬攔捶 52、如封似閉
53、抱虎歸山 54、十字手 55、斜摟膝拗步 56、轉(zhuǎn)身摟膝拗步
57、攬雀尾 58、單鞭 59、手揮琵琶 60、野馬分鬃
61、手揮琵琶 62、野馬分鬃左右三度 63、手揮琵琶 64、野馬分鬃
65、玉女穿梭二度 66、手揮琵琶 67、野馬分鬃 68、玉女穿梭二度
69、攬雀尾 70、單鞭 71、云手 72、單鞭
73、下勢 74、左金雞獨立 75、右金雞獨立 76、倒攆猴左右三度
77、橫斜飛式 78、提手上勢 79、白鶴亮翅 80、摟膝拗步
81、海底針 82、扇通背 83、翻身撇身捶 84、上步搬攔捶
85、上步攬雀尾 86、單鞭 87、云手 88、單鞭
89、高探馬 90、撲面掌 91、翻身單擺蓮 92、摟膝拗步
93、上步指襠捶 94、上步攬雀尾 95、單鞭 96、下勢
97、上步七星 98、退步跨虎 99、轉(zhuǎn)身撲面掌 100、翻身雙擺蓮
101、彎弓射虎 102、高探馬 103、撲面掌 104、翻身撇身捶
105、上步高探馬 106、上步攬雀尾 107、單鞭 108、合太極
吳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對心理(思想)上的要求可概括為“五字訣”:靜、輕、靈、切、恒。
靜: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有雜念。人的思維是復(fù)雜的,要使中樞神經(jīng)高度集中,實在不易。
怎樣才能使思想集中呢? 簡單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動作盡量做得正確上。換句話說,就是動中求靜,這樣比較容易見效。久而久之,即可“由著熟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境界。
輕:太極拳中的“輕”,不能單純以用力大小的程度來衡量。輕是相對重而言的。太極經(jīng)中說:“左重側(cè)左虛,右重側(cè)右虛。”輕就是不能用“爆發(fā)力”,其次是避免雙重。“輕”也可以解釋為柔,“極柔軟然后極堅剛”,這就是說:輕是有力不用。所以說“似松非松將 展末展”為“太極勁”。懂得這個勁,則是練太極拳的高階段。只有在長期鍛煉中“默識揣摩”,才能“從心所欲”。
靈:練習(xí)吳式太極拳重要的是靈活。靈是神足,而神為一身主宰,神充氣足,自然舉止靈活。
要輕靈變化、圓活自如,應(yīng)該注意四相的特點:①頓挫相間;②剛?cè)嵯酀?③快慢相合;④前后相連。 “頓”是暫停, “挫”是轉(zhuǎn)折。在練習(xí)快拳中, “中定勁”即“頓”的表現(xiàn), 跳躍的動作是“挫”的應(yīng)用。剛勁用于堅強的發(fā)勁,柔則用于溫和的動作,即剛勁
后繼之溫和。轉(zhuǎn)換動作要快,所謂快中有轉(zhuǎn)換,慢里有舒展。功架要大, 整套拳架在開始時要大方前行, 收勢要安靜,不可馬虎,這就是前后相連,也就是說吳式太極拳也需要一氣完成。
切:即認(rèn)真的意思。練習(xí)太極拳要切切實實地下功夫,不可草率行事, 無論哪個招式,都要做到準(zhǔn)確。虛實要分清楚,動作避免欠缺,立身須中立安舒,發(fā)勁須沉著松靜,揖除雜念,即可落實功夫的真諦矣。
“切”的另一個意思是研究,練后要回憶,哪個拳式練錯了,再練時要更正,這就是切磋、琢磨,只有如此下功夫,進步才快矣。
恒:有雙重的含意,即定時定量。首先是持之以恒,無論嚴(yán)寒酷暑都不能間斷;其次是定量。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和時間,制定相宜的運動時間和運動量; 時間和運動量均需循序漸進,逐漸增加。
總之, “靜、輕、靈、切、恒”五個字要求,是互相制約、相輔相成的,在練習(xí)吳式太極快拳時,必須并存,不能偏廢。
吳式太極快拳對生理上和身體上的要求有以下五點
(1)虛領(lǐng)頂勁(又稱頂頭懸):《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 “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說明虛領(lǐng)頂勁的重要性。方法是頭部正直,但不能用力;下頦稍向內(nèi)收,也要輕松;頸部要靈活,但不能晃動。這三項要領(lǐng)構(gòu)成“虛領(lǐng)頂勁”。無論身體如何轉(zhuǎn)動,這個姿勢必須保持。
(2)含胸拔背:練習(xí)太極拳功架無論快或慢,忌挺胸,挺胸易導(dǎo)致軀干僵直,影響氣的上升,壓胸易使氣閉,此兩者皆不合太極拳的練氣法。 “含”是微包的意思,含胸是胸微微下沉,肺則向下開張,肺活量自然加大,氣則沉于丹田。
“拔”是上提的意思,拔是用頭將背微微提起,有了“虛領(lǐng)頂勁”,背部自然提起,使脊柱垂直,則中樞神經(jīng)安定。所以“含胸拔背”是互相關(guān)連的,做好“含胸拔背”則渾身顯得輕利。
(3)沉肩墜肘:“沉肩墜肘”與“含胸拔背”也是互相關(guān)聯(lián)的。肩不沉,則胸廓以上皆受束縛。肘不墜,動作遲滯,力不能長出,兩肋失去保護。
(4)松腰垂臀:練大極拳,腰部是重要的,故有“命意源頭在腹隙”之說。松腰是要求腰要輕松,使身體動作運轉(zhuǎn)輕靈。因為太極拳運動變化皆系于腰。松腰關(guān)系到下部著力,不致有頭重腳輕之弊。垂臀就是臀部不能突出,突臀會造成松腰的障礙。松腰垂臀即是尾間中正。
(5)裹襠含腚:裹是包起之意,裹襠是大腿肌肉由里面向外面包裹;臀部不翹,肛門自然上提,稱為含腚,則氣不外泄矣。
吳氏108式太極拳拳譜,招式比較多,可能需要長時間的學(xué)習(xí),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跟著上文中的招式進行做,也可以看一些類。同時,也要注意一些吳氏太極拳的身法要領(lǐng),這樣才能練出一套好的太極拳。
我相信只要堅持練習(xí)下去的話,那么你就一定能夠體會到太極拳的優(yōu)點,并且深深的愛上它,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運動方式,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那么建議平時多練習(xí)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