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食療養(yǎng)生 > 營養(yǎng)百科 > 核黃素

核黃素 百科
定義和概述:
核黃素又稱維生素B,屬于水溶性維生素,但水中溶解性很低,在PH〈1時形成強酸鹽,在PH〉10時可形成強堿鹽而易溶于水,核黃素在強酸溶液中穩(wěn)定,其強酸溶液為白色。被排出的量隨體內(nèi)的需要以及可能隨蛋白質(zhì)的流失程度而有所增減。 和其他的B族的維生素一樣,不會蓄積在體內(nèi)。所以時常要以食物或營養(yǎng)補品來補充; 維生素B2也稱為維生素G; 計算單位為毫克(mg).
發(fā)現(xiàn)歷史
1879年英國著名化學家布魯斯發(fā)現(xiàn)牛奶的上層乳清中存在一種黃綠色的熒光色素,他們用各種方法提取,試圖發(fā)現(xiàn)其化學本質(zhì),都沒有成功。幾十年中,盡管世界許多科學家從不同來源的動植物都發(fā)現(xiàn)這種黃色物質(zhì),但都無法識別。1933年,美國科學家哥爾倍格等從1000多公斤牛奶中得到18毫克這種物質(zhì),后來人們因為其分子式上有一個核糖醇,命名為核黃素。
代謝吸收
食物中核黃素與蛋白質(zhì)形成的化合物,進入消化道后,先在胃酸、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釋放出黃素蛋白,然后再小腸上端磷酸酶和焦磷酸化酶的作用下,水解為游離核黃素。核黃素在小腸的上端以主動運轉(zhuǎn)方式吸收,吸收后的核黃素中,絕大部分又很快在腸粘膜細胞內(nèi),被黃素激酶磷酸化為FMN,這一過程需由ATP功能。正常成年人從膳食中攝入的核黃素60%~70%從尿液排出,在核黃素攝入過量后也很少在體內(nèi)儲存,也可從其他分泌物中排出如汗液、乳汁。
生理功能
1、促進發(fā)育和細胞的再生。 2、促使皮膚、指甲、毛發(fā)的正常生長。 3、幫助消除口腔內(nèi)、唇、舌的炎癥。 4、增進視力,減輕眼睛的疲勞。 5、以輔酶的形式參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的代謝。
正常需要量
1、成人男性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攝取量是1.4mg,成人男性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攝取量是1.2mg妊娠期間需要1.7mg,老年人為1.4mg; 2、成年人每日吃1兩動物肝可滿足需要;成年人每日吃約2斤黃豆可滿足需要;成年人每日吃3棵生菜可滿足需要;成年人每日吃3~4只香菇可滿足需要。
過量表現(xiàn)
核黃素溶解度極低,腸吸收有限,故無過量或中毒的擔憂
缺乏癥
維生素B2的欠缺會導致口腔、唇、皮膚、生殖器的炎癥和機能障礙,稱為核黃素缺乏病。 維生素B2缺乏導致脂溢性皮炎(眼、鼻及附近皮膚脂溢且有皮屑及硬痂)。 維生素B2缺乏會引起嘴唇發(fā)紅、口腔炎、口唇炎、口角炎、舌炎。 維生素B2缺乏會使眼睛充血、易流淚、易有倦怠感、頭暈。 維生素B2缺乏還會引起陰道瘙癢。
食物來源
奶類及其制品、動物肝臟與腎臟、蛋黃、鱔魚、胡蘿卜、釀造酵母、香菇、紫菜、魚、芹菜、橘子、柑、橙等